本报讯 “听说我‘妈妈’就要过来看我了,心里激动又害怕,不知怎样才好。”6月21日,在浙江温岭打工的王丽林给记者打来电话时如是说。“母女”分离19年,彼此思念牵挂,认亲就在眼前,记者作为中间人,切身感受到他们的激动和开心。
本报6月16日以《弃婴长大成人,寻找生身父母》为题报道王丽林寻找亲生父母一事有关信息后,福清江镜的一些村民就打电话告知记者,表示“知道这件事”,还包括在海外的一些江镜乡亲也打电话回来,表示知道当年的情景。同时,王丽林寻找亲生父母一事,也成了福清江镜镇谢塘村村民热议的话题。这几天,关于王丽林的亲生父母在哪里的问题,大家一致把目标指向了江镜镇谢塘村。
6月16日,报纸刊登消息的当天,记者让江镜镇党政办主任杨欣带去了42份报纸,在江镜镇城管队员的帮助下,其中40份分发给了江镜镇菜市场住户和村民,另外两份张贴在江镜酒店村和江镜村。
6月17日,一直帮王丽林寻亲的好心人黄嘉男从温岭打来电话告诉记者,说他接到一个谢塘村妇女打来的电话,那妇女反映说,其邻居在1996年丢了一个女孩,但是具体出生时间记不清,报纸报道关于弃婴的信息基本吻合,报纸上刊登的那女孩的相片,鼻子跟她“母亲”和“妹妹”很像。
黄嘉男希望记者进一步深入了解情况。他提醒记者说,打电话的那妇女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福清话,无法交流。记者循着黄嘉男提供的电话,给那个妇女拨打了电话,并于6月18日来到了江镜镇谢塘村。 在谢塘村部门口,记者见到了王丽林的“妈妈和妹妹”.记者仔细打量后,发现她们鼻子的确很相像。核对当年弃婴有关情形和信息后,也一一对上号。王丽林“妈妈”说:“1992年、1993年、1995年都是生女儿,1996年又生了第四个女儿,当时家里很困难,实在没办法才那样去做,其实都是自己骨肉,也心疼过,更多的是后悔和自责,目前想要做的事,是见面和做DNA鉴定问题。”王丽林“妈妈”还说:“6月16日那天上午,我到江镜菜市场买菜,离开菜市场时,有城管工作人员在发报纸,只剩最后一张报纸被自己拿到,当看到寻亲的内容和照片时,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七八成认定是自己的孩子。如果错过这张报纸,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见到女儿。”
在场的亲戚和村民们均表示,也是记者的心细和大家的帮忙,才有了这个让母女在茫茫人海中能够相认的机会和缘分。
记者了解到,王丽林的“爸爸”目前在英国打工,他也打电话给“女儿”王丽林,表示了作为“父亲”的歉意,目前,他们彼此之间已经有了微信和联系方式。
关于如何相见认亲一事,由于此前“母女”沟通时出现了一点小意外,所以“妈妈”希望女儿来福清,一方面因为丈夫不在国内,家庭需要照顾,二来自己没文化,路上坐车怕不方便。但是王丽林告诉记者,她养父有残疾,身体不好,自己也没出过远门,不能丢下养父不管,再说自己是被遗弃了,吃了那么多苦,心里很难过,有心理障碍,希望“妈妈”去温岭认她,也希望记者做“妈妈”的思想工作。
好心人黄嘉男老板也来电,希望记者向王丽林“妈妈”转达心意:王丽林“妈妈”如果到温岭,一切吃住行,包括做DNA费用都由他出。因为王丽林主动寻亲,付出了很多,很不容易,“妈妈”也应该表示诚意。
6月20日,记者经过一番努力,做通了王丽林“妈妈”思想工作,她表示理解,认为已经错了一次,不能再错第二次。她说:“小林从身边被抱走后,自己就一直哭,当时主要因为家庭生活太困难,不然也不会丢掉孩子,自从报纸看到消息后,虽然还不知道DNA鉴定结果之后能否确认是自己孩子,但每天都在流眼泪,晚上都睡不好,梦里都是孩子的样子。”
据了解,由于买不到21日、22日动车票,王丽林“妈妈”只好买6月23日10:18分的动车票。此次北上认亲,亲友团队伍里有王丽林的两个“伯伯”、“妈妈”还有两个“姐姐”,他们一同前往浙江温岭。记者也期待他们一家人就此骨肉团聚,不再相离。本报也将继续关注寻亲后续发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