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越过几个弯道驶进福清镜洋镇磨石村仙井岩风景区时,漫山遍野的绿直逼眼球。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茶树顺着山势,向山谷间迤逦而去。这片美丽的山谷茶园的主人是福清的四川女婿、福星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何昌伦。近日,记者走近了这位执着的种茶人,倾听他与福清、与茶的故事。
与福清结缘
初见何昌伦,他说着一口流的福清话。“其实我是一个地道的四川人。”何昌伦笑着说,1995年,高中刚刚毕业的他一个人背着行囊来到福清,在亚通塑胶公司打工,直到2008年才离开。
一个人在外打拼,何昌伦始终记住父母在自己临行前的叮嘱,“年轻人的力气就像井里的水,用了就会有,所以一定不能偷懒。”因此,何昌伦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在亚通公司上班一个月就当上了班长,工资也从400多元涨到了1000多元。“亚通塑胶公司给了我很好的平台,我通过不懈努力完成了自我提升,有了胆量,也明白做任何产品都要给人质量的保障,这些让我受益匪浅。”何昌伦说。
也正是凭借这份勤劳诚恳,何昌伦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妻子的表姐夫和我是同事,十几年前表姐家最后一次种水稻,需要帮手,我就去了,当时岳父看我老实,就把女儿介绍给我。”何昌伦满脸幸福地说,“现在,我们有一个14岁的儿子,十分幸福。”
承包老茶园
为了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离开亚通公司后何昌伦不断摸索。2010年,何昌伦在妻子的老家镜洋镇磨石村马头岭看中了一片300亩的老茶园。那儿里海拔450多米,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空气清新,非常适宜种植茶叶。
何昌伦回忆创业之初,无限感慨地说:“第一次站在马头岭上,看到的就是满目荒芜,分不清哪里是草,哪里是树,很多人都觉得是荒山,做起来要花好多钱,但我知道,这里天然无污染,满山都是宝贝。”
对种茶情有独钟的他,请来了省农科所的专家进行实地评估。当专家确定了这里不管是海拔还是湿度都很适宜种茶时,他一下子就签了30年的合同。为了开垦荒废40多年的茶山,何昌伦一天到晚都泡在山里,没日没夜地劳作,还请来了劳动经验丰富的父亲一起帮忙。“山上没水没食物,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了一个灶,然后将食物和水从山脚下挑上来。”
经过一年多的开垦,马头岭上终于有了茶园的雏形。何昌伦深谙“要发展先修路”的道理,第二年他投资了260万元修建了一条3公里的水泥路通道茶园,此举为茶园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
执着做好茶
“现在人们对食品很不放心,我承包茶山的初衷就是做让大家放心的好茶。”何昌伦说,“茶叶也是食品的一种,为了保障饮用安全,我们种出茶后并不急着销售,而是先做有机认证,福星农业是国内首批通过良好农业规范、有机茶认证的企业。”
“半路出家”种茶的何昌伦为了种好茶,经常请专家现场指导。福建农林大学茶学教授张育松长年受聘监督茶叶品质,在他的建议下,福星农业引进了纯生态的种茶理念 在茶山上放养山羊,让羊吃草,踩踏茶沟杂草,还喂养了许多土鸡吃虫子,形成了一条具有茶园特色的生态链,几年下来,茶园的产量不断提升,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肯定。
“好马还需配好鞍”,为了提升茶叶品质,何昌伦2014年在茶园内建立了现代化的制茶厂房,请到国家一级制茶师、品茶师毛行良担任技术总监,保证生产出来的茶叶具有良好的品质。现在,茶园的年产值超过500万元。
不仅潜心做好茶,何昌伦还在营销上下足了功夫,将“福清红”、“向高”、“仙井岩”等福清元素融入茶叶品牌建设中。在销售途径上,何昌伦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现在我们主要是做网络销售,不仅可以降低开店成本,还可以同时面对全国的顾客,通过口口相传,将品牌传播得更远,目前年销售量可达到一万斤左右。”
为了带给顾客更多更好地茶叶,何昌伦还在印尼收购了一处天然的万亩老茶园,他说:“我希望企业可以在有机茶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未来马头岭计划建成以茶叶为主的生态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