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到初三年,还没见过哪个老师上门来。”说起家访,市民何女士表示,现在老师上门家访很少见了,自己平时都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何女士回忆起自己上小学时,老师上门家访和父母谈笑风生的情景,那份喜悦至今仍令她感到温暖。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电访更多地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家访,传统家访是否还需要呢?
新媒介取代传统家访
提起家访,很多人脑海中便浮现出老师和家长促膝长谈的画面,家长对老师彬彬有礼,感激的话说不完,老师也会把孩子的在校表现一一道来,大家在轻松的气氛中交流,空气里都弥漫着温馨的味道。这样的场景或许是很多80后的共同回忆,但并不为现在的学生和家长所熟悉。
电脑、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让许多人的生活被手机、电脑所“绑架”,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直接影响到家校联系的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电话、短信、微信、QQ成了老师与家长交流的主要渠道,“监控”更严、互动更快、“有事就说”是新型家校交流方式的显着特点。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把自己的手机号码、qq、微信等联系方式抄给学生,转交给家长,家长随时可以联系我们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说,“除非个别问题学生,现在老师几乎不怎么上门家访。”
不少家长表示,和老师的联系一般都是通过电话方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最多也只是家长会上。平时电话打多一些,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同样可以起到家访的作用。
不仅是新媒体带来的沟通便捷对传统家访产生了冲击,一些社会风气的变化也使得曾经温馨的家访在当下显得有点尴尬。
小陈在市区某小学任教,她用“不堪回首”形容自己的上一次家访经历。“离开的时候,家长硬是要送我东西,好不容易推掉了,又担心家长会觉得礼送得太轻,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小陈后来发现,身边不少同事都有类似的尴尬经历。家长出于礼貌,觉得老师跑一趟辛苦,两手空空回去是怠慢了老师,心里过意不去。然而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师收礼禁令面前,送礼变成双方心中难以化解的“疙瘩”。对于家长和学生,老师的登门拜访会涉及家里的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等诸多个人隐私问题,家访又成了部分家庭心中的“疙瘩”。
要“新交流”还是“心交流”?
新媒介的“新交流”与面对面的“心交流”究竟哪个更好?一度引发社会争议。
长期从事德育工作研究的岑兜中心小学陈华忠老师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二者的结合或是更有力的家校联系方式。
陈华忠说,在邀请家长进行教育任务配合时,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其真正参与到学生成长过程中,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甚于学校教育,然后再利用新媒体手段适时进行反馈互动,才能形成有效的家校融合。
“在被手机‘绑架’的生活面前,传统家访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陈华忠说,毕竟,面对面的交流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还意味着信任、理解和尊重,也是给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传统家访需要寻找理性的回归。面对当前社会的新变化,老师需要转变观念,掌握好家访艺术。考虑家长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可尝试“换地家访”、“集体家访”等新招,比如可根据学生住址,将几家分组,集中在附近公园碰头,可群聊可个别沟通,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通过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加,促进家长与小孩的交流,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指引孩子成长。
在沟通便捷的信息时代,传统家访的作用不可替代。当老师踏进学生家门的那一刻,迎来的不只是一个个笑脸,更是彼此之间面对面的交心和信任。家访,就像是一座桥,一座沟通和爱心的桥,桥上站着老师、家长和孩子,只有走近彼此,才能触摸彼此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