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清频道> 要闻> 正文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fq.fjsen.com  2016-11-29 10:10:46  滕端钦 林晓英 来源:福清侨乡报  我来说两句

本报讯 每到周末,福清市上迳镇洋中村北坝自然村村民卢明就带着老婆孩子从城关回到村里。“畜禽养殖场拆除后,村里的空气好了,河水清澈了,家人都乐意回到老家。”卢明说。

此前,在洋中村北坝自然村上游有多家养猪场,由于污水直排,北坝河内堆满了猪粪,成了臭水沟,村民每天都要饱受臭味折磨。卢明一家人被臭气熏跑后,建在村里的别墅成了闲置房。现在,经过整治,村子里的环境变好了,又见青山绿水!

像卢明这样因养猪场乱排污造成村子臭气熏天而“逃离”本村,现在看到养殖场拆除,环境变好又重回老家生活的村民不在少数。

许多年前,养殖业曾是上迳镇的一个支柱产业。部分村民为了自身利益,将山地租给养殖户修建养殖场。随着养殖场越建越多,且缺少完备的排污设施,畜禽粪便直接排进了河道,不仅污染了包括洋中村北坝自然村在内的下游水域,而且侵蚀了附近村落的地表水。

在上迳镇油塘村和洋中村,养殖户甚至把猪场建在了村庄周边,由于空气中四处弥漫着猪粪的臭味,村民每天被恶臭折磨得苦不堪言。

“上迳镇被冠上‘养猪镇’,村民的脸上都挂不住了,因此,拆除养殖场,村民成了最坚定的拥护者。”上迳镇宣传委员何传勤告诉记者,镇里每次组织人员进村拆除养殖场,当地村民无不拍手称好。事实上,要让养殖户拆除养殖场,并非易事。上迳镇镇长翁昭康说,关键在于打好感情牌和政策牌,“对症下药”,拆除工作就能迎刃而解。为此,镇里出台关停政策后,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小组就挨家挨户找养殖户谈心,说明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让他们清楚拆除养殖场的意义。

养殖户郭克钦看到镇干部进村就反感,就像看到“仇人”一样。“他们这是来端我一家人的饭碗,我哪能笑脸相迎呀?”老郭说,“后来,他们每天都来,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跟我做思想工作,最后,我明白了拆除养殖场的道理,就拆了多年建成的养殖场。” 养殖户林益清告诉记者,猪场被拆了,心情肯定是不好,可如果养猪场确实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富了自己,却害惨了乡亲,这养猪场还是值得拆的。

“将心比心,我们要帮助养殖户把拆除养殖场的损失降到最低。”翁昭康告诉记者,镇里对在规定期限内自拆养殖场的农户进行补助,还积极牵头帮养殖户联系买家处理畜禽,带动养殖户自拆的积极性。林益清告诉记者,由于及时拆除自家的养殖场,他不仅拿到了一笔拆除补偿款,还获得了每平方米20元的奖励。“我可以用这笔款转行发展其它产业。”林益清说。

今年,上迳镇应拆除关闭生猪养殖场180家337675平方米,其他畜禽养殖场115家138756.8平方米,标准化改造生猪养殖场1家、近4000平方米。今年6月中旬,上迳镇畜禽养殖场关停拆除攻坚战役全面打响,截至10月份,完成了全年养殖场的拆除任务。拆除任务提前完成了,但上迳镇没有一“拆”了之。养殖户今后的出路成为上迳镇领导干部要着手解决的课题。

“绿水青山”赛过“金山银山”。“作为农业大镇的上迳镇可以继续发展优质农业。”翁昭康说,畜禽养殖场拆除后,镇政府迅速启动土地整治任务,恢复原样。对有条件转型养鱼养虾的养殖户,助其转型发展,或培养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其他无污染的产业;对于没有条件创业的,镇里就引导养殖户及其家庭成员到附近工厂企业上班;对于缺失劳动能力或确实无法实现就业的养殖户,镇里按照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 责任编辑:张知瑞     标签:福清 上迳 环保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