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清频道 > 福清艺术家之窗 > 艺术之家 > 美术 > 正文

余险峰

2015-05-07 16:23:46  来源:东南网福清频道  责任编辑:福清站  

余险峰在大学学的是物理无线电专业,和书画艺术相去不啻十万八千里。他常感慨道,自己一生所学的并非自己所爱好的,所干的又并非自己所学的,而与自己终身相伴、被视为第二生命的书画艺术,却没有一天得到专业的培训。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正是一天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书画艺术,却成为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余险峰书法从米芾入手,得其圆劲。后又上溯二王,且广泛吸纳陆柬之、怀素、张旭、苏东坡、黄山谷,以至明清诸大家,博采众长,而出自家面目。他不再执著于字形,收敛了米芾的锋芒,更强化了长线条的运用和铁筋般的线条韧性。他的书法注重大效果与整体气息,因用笔的节奏变化而自然生成章法。他还善于把绘画的墨法引入书法,做到笔墨相融,润燥相生,蕴五彩于黑白之中,从而增强章法的起伏跌宕。

我们不难想象,以余险峰的书法功底,将他的书法线条引入国画,再加上他长期以来对传统文人画的研习、揣摩和书画以外功夫的长期积淀,无论山水、花鸟,抑或人物,其成功几乎是毋庸置疑的。早在1997年,当代著名书画家、书画评论家梅墨生在与余险峰的通信中说:“大作书法圆浑劲健,有书卷气,不似今人满纸纵横,一片狂野,佩甚,功底在米襄阳、颜平原之间;而画作则烟云迷离,有苍茫境界;花卉则清雅。”梅先生当年的这番评论,可以令我们想象10多年前余险峰书画艺术已具有不凡的面目,其作品所具有的文雅之气已经引起专家的关注。评论家徐锦斌以极大的热情在《古典语境下的优雅》和《审美生存的心灵图景》等多篇评论中,对余险峰的书画艺术做了深入的评析。他认为余险峰的中国画“精致、沉静、淡泊、内敛,有他的孤高冷峭,更有他的仁慈恻隐,无疑寄寓了他的审美理想,是他追求自由、慰藉心灵、关怀自身、安顿生命的重要生存形式……”

   余险峰对古典诗词怀着深深的敬畏之情,以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他所写的旧体诗作品不多,但均属于有感而发,且字字珠玑,颇多佳句。如《北戴河怀古》中的“连天一勺乾隆水,传世五言萧显情”;《过姜女庙》中的“姜女有知应不哭,长城万古壮中华”;《红螺山行》中的“半缕浮云随意住,满渠清响洗心空”;《荆溪闲居》中的“浅桥亲野水,瘦月探初梅”;《客至》中的“清风翠竹送蝉鸣,梦觉客来茶正馨”;《答友人》中的“一任斜阳好,何妨绿雨寒”……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一股大气、雅气、清气和灵气,读之常常令人有一种禅的感悟。在泉州展览的开幕式上,93岁高龄的福建师大中文系资深教授、著名诗人、书法家陈祥耀老先生以其雄强苍老的书法,写了一首五绝:“法书米海岳,禅画董玄宰。何处问殊同,心灯笔底在。”来评价余险峰的书画。

书画评论家欧孟秋在《自由心灵的抒写——<险峰翰墨>读后》一文中这样写道:“艺如其人,人品、气格与意志对艺术生命活力的决定意义,人所共谈。我深切体会到,在颇富实力的书画家中,险峰兄的智力背景、精神境界都是令人钦羡的。”著名书法家赵玉林老人也说:“余每读险峰书作,则常有如聆听一曲雄浑壮美的乐章,为其强烈的节奏、无穷的变化和充溢于字里行间的阳刚之美所陶醉、所感染。”

余险峰的书画先后在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展出,流传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地。先后有专集《余险峰书法》、《险峰翰墨》、《余险峰书画》等出版。其传略被收入《当代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等数十部辞书。

1  2  3  4  


频道公告 更多>>

名家名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