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清频道> 社会民生> 正文

龙山街道玉峰村幸福院里笑声多

fq.fjsen.com  2018-12-03 09:43:07  林明 来源:福清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11月28日上午,龙山街道玉峰村村民陈佑金准时来到村里的幸福院,准备吃饭。

玉峰村位于龙山街道元华路南侧,属城乡结合部,全村共698户2213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40人。当天是幸福院正式开张的第一天,伙食还不错,炸鲳鱼、土豆炖鸭肉、清炒菜豆、杂烩汤等应有尽有。咬着焖得软软的鸭肉,75岁的陈佑金乐开了怀。

当天,幸福院里还有79位老人吃“大锅饭”,他们坐在装修一新的餐厅里,吃得津津有味。这些老人都是玉峰村村民,年龄都在70岁以上。他们每个月只要交150元伙食费,就能吃上幸福院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幸福院常年不休,老人们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赞赏厨师的好手艺。该村还有14位老人因为行动不便,不能前来吃饭,厨师就提早把饭菜装到保温壶里,等老人的亲属前来取餐。

为了近百名老人能吃上热饭菜,一大早,厨房里的人们就已经忙开了。大厨是张明雄,煮“福清杂烩汤”功夫一流。

“我以前就在外面当厨师,听说幸福院食堂需要厨师,我自告奋勇就来当主厨。虽然接下这份工作,会少赚很多钱,但我想到自己还年轻,现在有能力帮别人,等自己老的时候,别人也会帮自己,就觉得很有意义。”张明雄说,从选择食材到蒸、焖、炒过程,都是他一手包办,虽然工作有些辛苦,但每天过得很充实。

穿梭在送餐人群中,笑得最灿烂的那个人,是村民俞云金阿姨。俞阿姨说,她孙子大了,上了托管,她就跑来当送菜员。其实,除了送菜以外,她和同事们还要负责幸福院里的所有卫生工作。她们是服务员兼保洁员。

张明雄和俞云金等人被称为“幸福院里的免费义工”,他们不领一分钱工资,纯粹义务劳动。

“这支义工队伍全部由村民组成,约70多人,他们每天按照幸福院的排班表,准时来上班。”玉峰村乡贤委员会会长姚书瑜说,该村除了这些活跃热心的义工外,还有很多既出钱又出力的人。幸福院运营后,乡贤姚书钦送来米、鸡蛋和食用油,希望老人们能吃得好一点。其他乡贤也慷慨解囊,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老人们送温暖。大家还达成一个共识:乡贤委员会办公室要设在幸福院里,实实在在为老年人做点事。

中午12点半,老人们吃好饭,轻车熟路往网络室走去。网络室里有个大电视机,正播着新闻,老人们看着电视,谈着国家大事,其乐融融。最近天气有点冷,幸福院工作人员在椅子上放了软垫,让老人们坐得更舒服点。在另一边的休息室里,几个老太太坐在床边,边说边笑,十分热闹。当天,一位俞姓老太太觉得自己血压有点高,走到休息室对面的医疗室,让村医测血压。

“日前,在龙山街道的指导下,我们将玉峰小学闲置的旧校舍进行改建和维修,投入近百万元资金打造幸福院,其中,福清市财政补助1万元,街道补助48万元,村里自筹50万元。”玉峰村村主任俞昌明说,幸福院面积约1200平方米,设有厨房、餐厅、保健室、休息室(床位20张)、健身室、阅览室、网络室、棋牌室等功能室,并配备有电视机、洗衣机、单人床、餐桌椅、炉具等生活用品。下一步,幸福院将加强管护人员培训,提升养老机构管理水平和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切实为老人提供“吃饭不用煮、衣服不用洗、保健在身边”的“3+N”服务。

“玉峰村幸福院的运营模式,为其他村树立了榜样。”龙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林亦同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难题,让留守和独居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该街道将玉峰村定为幸福院建设试点村,全力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建设。目前,辖区玉塘、塘头等村的幸福院也在统筹规划建设中。

  • 责任编辑:陈嘉明     标签:福清 龙山 幸福村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