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梓村的党建文化主题公园遥望石竹山。(东南网福清站记者 黎臻懋 摄)
东南网11月22日福清站报道 见习记者 袁琳敬 记者 黎臻懋 通讯员 陈雨彤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福清各村镇正悄然发生巨变,资金、人力开始向农村流动,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让农村变得更美、更宜居。然而乡村振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同时也让乡村振兴路径更清晰,重点更突出,方向更明确。
福清市石竹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党管农村工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扎实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成效,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洋梓村盘活用好山、水、林、田等自然资源,筹备林地招商及山地作民俗文化馆。(东南网福清站记者 黎臻懋 摄)
“一村一策”,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致富路
石竹街道辖区内有北前亭、棋山、真丰、跃进、龙塘、高仑、洋梓等7个村,多存在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竹街道办事处决定对于城区村庄,如龙塘、北前亭等村,将重点结合推进旧村改造项目,推动闲置土地盘活利用,用于就地购买商业店面,预计每年将为龙塘、北前亭村的村集体创造多达50至100万元的稳定收入。目前龙塘村已着力在生产生活预留地上建综合大楼出租,预计每年租金收入70万元左右。
对于城郊村庄,如棋山、跃进等村,则注重发展楼宇经济。截至目前,跃进村通过店面出租已获得租金20余万元,为壮大集体经济贡献了坚实的力量。
对于山区的村庄,如洋梓、真丰、霞满等村,则侧重于盘活用好山、水、林、田等自然资源,分别以购买优质物业产业、筹备林地招商及山地作民俗文化馆以及对村委会大楼进行出租招标等方式,实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壮大之路。
太城社区召开乡贤促进会筹备会议。(石竹街道 供图)
乡贤助力家乡建设,涓涓细流推动乡村振兴
乡贤作为扎根乡村社会土壤的能人善士,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也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发挥乡贤的亲缘、人缘、地缘优势,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激发群众主体作用,凝聚社会资源,提高农村社会组织化水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治理,推动村镇文明建设,石竹街道各辖村委建立起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村级社会组织为补充、村民广泛参与的协同共治工作格局,积极设立“乡贤促进会”。
目前已成立乡贤促进会的村居有10个,总人数约83人,合计捐资约248.28万。通过建章立制,明确乡贤在村里的权利义务,通过引导建设乡贤馆等,为乡贤有效发挥作用打造载体平台。
在各项中心工作开展中,镇街干部全力发动乡贤建言献策、出钱出力,切实发挥乡贤在旧村改造、扫黑除恶、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乡情为纽带,推行“乡贤助力”模式,引导乡贤反哺家乡,实现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助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高仑村生命公园修筑护坡中(石竹街道 供图)
推进“生命公园”建设,推行绿色环保殡葬模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受封建习俗和历史遗留因素影响,违法占地建坟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导致周边林木被毁、山体被挖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而生命公园作为一种新型殡葬模式,不仅节约土地资源和丧葬费用,还能进一步倡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促进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石竹街道重点打造高仑村生命公园,建设工作已于8月底顺利启动,预计年内完成。
园区整体规划以秉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传统孝道思想为基础理念,在吸收国内外园林景观设计精华的同时,将环境艺术文化、周易风水文化、与殡葬习俗文化有机地相结合。通过植物,花卉等艺术的运用,全面精心打造,使其达到最佳的生态景观效果。
石竹街道在生命公园建设规划中紧抓三个“真”:真重视、真明白、真行动。不仅将环境艺术文化,殡葬习俗文化等有机结合,而且在弘扬传统孝道思想的同时,积极倡导殡葬文明新风。扎实深入开展创建移风易俗行动,积极推进殡葬改革。
福兴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重阳节组织老人们石竹山步道开展步行活动。(福兴社区 供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总的是战斗堡垒,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根基,政治功能是其整体功能中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
石竹街道街道10个村(居)已于8月份平稳顺利地、一次性百分百完成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运行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等5个好为目标,通过加强推进“红色堡垒”工程、“头雁领航”工程,制度建立健全等方式,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
积极做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推动党员亮明“红色身份”,常态性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设置党员服务驿站,组建便民利民、扶贫帮困、治安维稳、环境保护、法律咨询等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
以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为着力点,落实村两委业务培训制度,选优配强培好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肃党的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日”等制度。
真丰村低干渠边鸡鸭舍拆除(石竹街道 供图)
巩固“两违”整治成果,整治常态化,确保零增长
巩固好“两违”综合治理作为抓产业环境、抓发展空间、抓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
为巩固“两违”整治成果,石竹街道以“严控新增、消化存量、健全机制、确保长效”为目标,持续推进“无违建”创建活动。通过堵源头、疏存量、抓引导,积极创新思路,指导各村将“两违”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对属于村庄规划区范围内的民房进行统筹规划和统一改造,有效引导村民有序建房。
印发依规建房宣传小册2150本,邀请福清市规划局专家召开集中授课活动,为干部们答疑解惑,向广大干群征集“两违”治理工作意见和建议36条。截止目前,已完成拆违面积总计37344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总任务。
今后,石竹街道将继续严把“两违”控制关,在常规巡查+无人机巡查的基础上,用好“两违”综合监管平台,对新增违建坚持露头就打、出土就拆,坚持常态化整治,确保卫拍新增个人建房零增长。
带有幽静庭院的旧厝现如今改造为幸福院。(东南网福清站记者 黎臻懋 摄)
推行农村幸福院建设,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针对农村日益凸显的养老问题,石竹街道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助老,探索出“以政府保障、乡贤助力、村自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幸福院”建设,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让农村非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创造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关照、消除孤独的生活环境,让老人有一个晚年好归宿。
以建设自养、子女赡养等居家养老为基础,幸福院等农村社区照料为依托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有效应对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经过对辖区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全面摸查,立足长远,综合考虑需求、交通等因素,整合利用资源,多方筹措资金,立足从优抓好养老服务,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做好宣传动员,切实引导群众改变思维观念,同时积极营造一个安全、干净、温馨的,像家一样的养老环境。
以霞满村为试点农村幸福院已于9月份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场所内制度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基本到位,目前已开设接纳老人,首批人员二十人左右。
北前亭村雨污分流施工中(石竹街道 供图)
积极开展湖库水系连通,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福清作为受台风暴雨洪涝潮影响频繁的地区,台风季节雨水成涝、入海流失,而枯水季节较长又会导致河道经常断流,因此存在着调蓄能力不足、大部分流域水质差、片区供水不均衡等问题,实行湖库水系连通是福清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惠及民生的需要,更是涵养生态的需要。
太城溪作为福清母亲河龙江的支流,途径石竹街道四个村庄(太城农场、洋梓村、跃进村、北前亭村),辖区段有7.5公里。而湖库水系连通建设,旨在构建全域水资源保障体系,增强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对此,石竹街道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摸底排查,重点排查生活工业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农业面污染源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沿岸污水拦截,实施生态水系修复工程,全力净化水质,确保水源安全;做好截污纳管、强化巡查监管,积极推进建立生态水系保护机制,确保水质安全。
此外,石竹街道还全面开展宣传工作,投入资金用于制作玻璃杯等宣传品进行发放;聘请多家设计公司针对各村居的排污管网进行设计并形成实施方案;结合“污水零排河”工作,重点排查污染源,针对摸排出的各村居污染源及污水流向情况,实施补缺补漏,投入清渠经费108万元,投入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等工程经费500万元左右,共计600多万元。
霞满村儿童在村庄道路上骑车,一旁是规划齐整的房屋,房前屋后栽种有绿植花草。(东南网福清站记者 黎臻懋 摄)
石竹街道召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大型培训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石竹街道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