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清频道> 侨乡> 正文

郑氏后人在众人相助下成功找到印尼亲属

fq.fjsen.com  2018-11-16 09:03:50  陈仁杰 来源:福清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感谢大家的帮助,让我与离散百年的亲人团聚在一起。”日前,从印尼寻亲归来的郑松波向帮助他的海内外媒体和侨界相关人士发信息道谢。

郑松波是福清市侨联委员,他的祖父(敬字辈)共有兄弟五人。老大郑亚同、老三(即郑松波祖父郑学康)、老五早年在海口柏渡村居住,现均已过世。老二郑番妹于上个世纪初赴印尼谋生,迄今离散近百年。老四早年避国民党“抓壮丁”在阳下街道溪头村当上门女婿,改名林金炎,2018年6月过世,享年96岁。

“这两年,每逢清明节扫墓,父亲都会跟我提起二伯公郑番妹去印尼的事,要我想办法寻亲。尤其是今年6月份,四叔公去世后,父亲担忧亲人们分散近百年,再不去找,恐怕时间推移,机会就越渺茫了。”郑松波说,他把寻找印尼亲人的想法在家族群里说了,得到大家积极响应,其伯父郑超华(承辉)提供了一封信。这封信是1973年郑番妹长子郑承康委托旅居印尼的姑丈陈水堂(陈水堂娶郑番妹的堂妹为妻)寄给家乡老祖母的。

从来信中可以得知,郑番妹已于1940年代在印尼被杀害,他生有四个儿子,分别名叫郑承康、郑承华、郑承瑞、郑承兴。当时,郑承康居住在印尼东爪哇省泗水(苏腊巴亚)。郑承康还向家乡亲人询问后代取名的辈分排序问题。

此外,1977年4月20日,陈水堂曾致信海口柏渡村的四婶(即郑番妹的母亲)说,郑番妹的四个儿子都已先后成家,最小的郑承兴于1976年12月和陈水堂的小女陈瑞妹成婚,亲上加亲(即远房表兄妹成亲),并资助开了个小摊铺。同时还说,郑番妹之妻已于1976年12月初病故。信封显示,陈水堂当时居住在kediri-indonesia(谏义里),位于爪哇岛东部、泗水西南104公里。

郑松波说,他获得这些信息后,写了一封寻亲求助信给福清市侨联副主席曹铭安,曹铭安嘱托居住在印尼的世界福清社团联谊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林文珠帮助郑松波寻找亲人。10月8日,中新社福建分社获悉后,率先在中国侨网上编发《福清侨乡报》记者写的福清郑氏家族寻找印尼侨亲的报道,之后,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徐德金又联系中新社印尼分社社长林永传,请求协助在《印华日报》和《千岛日报》上刊登寻亲报道。同时,国内的中新网福建频道、《福建侨报》、《福清侨乡报》等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此事。

消息发布后不久,10月12日,林文珠先生对旅居印尼的福清柏渡村的老乡郑承源说,他找到郑松波的亲人。次日,郑松波决定趁参加第九届福建同乡恳亲大会的时机,到印尼雅加达认亲。出行前,郑松波又接到一位旅居印尼谏义里的乡亲王先生的信息。王先生说,陈水堂的儿子陈和安,现为谏义里福清公会主席。通过这条线索,郑松波联系到郑番妹的小儿子郑承兴(陈和安的妹夫)。

10月28日,当郑松波从雅加达飞往泗水机场,他的大伯郑承康、四伯郑承兴和堂弟郑祖光(郑承兴儿子)前往机场迎接。离散百年,亲人聚首,大家紧紧拥抱,悲欣交集。随后,郑松波被接到谏义里,受到陈和安等人的热情欢迎。郑松波拿出当年的书信和老照片,亲人们团聚在一起认真端详,感慨不已。

“我的二弟承华、三弟承瑞都不在了,如果在世,也看到家乡老祖母的照片那该多好。不过,今天我们见到家乡的亲人,也可以慰籍他们的在天之灵了。”郑承康说。

“这次来印尼寻亲,我记录下二伯公留下的子孙名单,与家乡族谱放一起,将来我们会再编辑一本完整的族谱,完成曾祖母的遗愿。”郑松波说,流落他乡的亲人,再遥远都要找回来,接下来,他会代表家乡亲人邀请印尼的亲人返乡探亲。

“我们年轻一代要保持联系,这份亲情续上了,以后就不能再断了。”郑松波对堂弟郑祖光说。

谏义里福清籍华侨华人众多,印尼最大香烟生产企业就在谏义里,创办人是祖籍福清的蔡云辉先生。在谏义里期间,郑松波在亲人的陪同下祭拜了谏属罹难同侨公墓(郑松波的二伯公郑番妹也埋葬这里)。身为福清市侨联委员,郑松波也祭拜了蔡道行先生之墓,并参观了谏义里福清会馆、妈祖庙等。

  • 责任编辑:陈嘉明     标签:福清 侨乡 侨胞 亲属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