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空飘着小雨,打伞的行人匆匆而过。
街心公园里,72岁的银发老人老倪手拿《环球时报》声情并茂地读着,一群老人围坐在老倪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着(如图)。时不时,大家还会围绕彼此关注的焦点讨论上一阵子。
“银喇叭”说新闻
“今天下雨,来的人不多,要搁晴天,都是两三百号人来听,里三层外三层,可热闹了。”老倪说,人多的时候,牵头读报的几个老人还会搬来扩音喇叭,挪出靠背椅,方便大伙听报。
老倪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读报小组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银喇叭”,他是“读报圈”的第17名成员。“我们这些老人都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现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闲暇时喜欢关心国家大事、听听国际上的新鲜事。”老倪每天晚上都特别注意收看焦点新闻,还认真记下来,第二天再特地自费买来相应内容的报纸对照着讲解给大伙听。
“要让大伙听得懂,还得结合日常大家经历过的事情来讲。”作为读报人,老倪会整理出新闻要点,再配合流利的福清方言和福清俚语,说出来的新闻内容丰富又有趣。
随着读报纸的时间长了,老倪发现,自己原本洪亮的嗓音慢慢变得沙哑。“在街心公园活动的人多,有听剧的、打牌的、聊天的,都混在一起。读报的声音小了,老人们听不见,嗓门大了,自己受不了。”即便如此,老倪还是坚持每天到读报点说新闻给大伙听。
家住步行街的何龙金老人今年68岁了,他不仅是“读报圈”的“铁杆粉丝”,也是忙前忙后的“服务员”。只要有空,他都积极与85岁的陈贤瑞老人一起配合工作,而且乐此不疲。
陈贤瑞老人自诩为“通讯员”,每天风雨无阻来到读报点,组织大家搬椅子、烧开水、收拾报纸。“读报的时间是每天上午8点多到10点多,一天得烧两次开水才够供应。”听报的人多了,他负责联系其他有空的读报老人来帮忙。人少的时候,他还一杯一杯给老人们递茶水。
在陈贤瑞老人身上,还时刻揣着几张通讯录和记事条,里面记录着读报组每个人的联络方式和“读报圈”老人们支持读报点的捐赠明细。
“粉丝团”干劲足
这是一个由老人们自发组成的“读报圈”。圈内的“粉丝”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到如今登记在册的377人。而“圈外”站着的“流动粉”还不知有多少。
连日的雨天,并没有让读报活动中断。每天仍然有数十人坚持到街心公园去读报听报。由于存放椅子的位置不理想,椅子基本被雨水打湿了,但老人们还是坐到了一起,一张张潮湿椅子在身下慢慢变干。
由于雨天,政府支持购买的扩音设备没有被老人们启用,老倪是扯着嗓子给大伙读报的。为了听得更真切一些,老人们都尽量往老倪身边挤。有的老人坐在了亭子外,干脆把雨衣穿在身上,有的则打着伞站在了老倪身后,直到读报活动结束。
在过去的10年里,“读报圈”从站着读、听、聊,到大家主动出资购买椅子,再到政府帮助购置扩音喇叭、订购报纸,条件慢慢在改善,但与老人们的期望仍有些许距离。因此,老人们也希望能够找寻一个更适合的地点继续读报。“能不淋雨,环境安静一些,能近距离存放椅子的最好。”老倪说出了老人们的心声。
“读报圈”引力大
每个社会团体的运作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读报圈”也一样。除了大家集体出资购椅,还有一些热心的“铁粉”把子孙孝敬的养老钱也贡献了出来。比如,81岁的林敬礼老人捐赠550元,音西街道广兰村的徐顺德捐赠1000元,老倪每天自费购买报纸……但这些也只够维持基本费用。
“读报圈”成员并不是全部来自旧城区,周边几个镇街也有主力军。82岁的倪必兰老人家住龙山街道,只要天气晴好,她都坚持从家里步行半个多小时来到街心公园;61岁的郑用平住在观音埔,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来到读报点,听时事新闻。还有一些老人,还会专程搭公交车进城,只为听上一段时事政治。
“现在,来街心公园听听报纸说说新闻,已经成为我们这些老人的生活习惯了。”郑用平笑呵呵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