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漈阳,水量充沛,上游龙王坑之水流经四坝洋地段,首筑第一道水坝——“四坝水坝”。四坝水坝成功拦蓄了龙王坑飞流直下的第一拐弯处之涧水,形成天然的水塘。水塘里的水长年不干,源源不断通过四坝大圳沟流入下洋灌溉田地。四坝洋没用去之水小部分被导入“圆窟”,大部分汇入下游——位于漈头村村内的钱塘溪水塘。水塘南边筑有堤坝,此为漈阳第二道水坝——“钱塘溪水坝”。
钱塘溪筑坝后形成一方水塘,塘边种植柳树和茭白。塘中养鱼,每年放水一次捕鱼,可捕捞塘中各种鱼类、贝类数百斤。
“钱塘溪水坝”坝面为人行道,还设有“码钉步”,便于行人在水漫坝面时安全行走。如今坝面铺上水泥,可供机动车通行。水坝边上原先设有供村民洗衣的石板和清洗番薯的石臼。
在第一道水坝——“四坝水坝”多余之水漫出坝顶,哗哗流向下游溪道,到了圆窟,又建有一坝,此为漈阳第三坝——“圆窟水坝”,该坝拦蓄之水借助第三坝旁高深的引水渠把水直接引向第四坝——“秋兰霞水坝”,坝顶浅浅的明渠,流到秋兰霞洋片灌溉农田。如今明渠已改为暗渠,由水泥管道取而代之。
“秋兰霞水坝”起到拦蓄“圆窟水坝”、北山洋、上甘顶多处来水作用,还肩负着帮助接送圆窟水坝来水的输水重任,起到“一坝两用”。自身水坝拦蓄之水一部分流往“秋兰霞”洋片,多余之水自然漫过坝面或渗漏坝下,曲曲折折流经长长溪道,到达“阿弥陀”,又被一条长坝拦住,此坝为第五坝—— “阿弥陀水坝”。在“秋兰霞水坝”下游到“阿弥陀水坝”的数百米的溪段,分布几处清澈见底的溪壑,有的溪壑溪水清澈见底,溪石历历可数,溪壑里的游鱼清晰可见。
“阿弥陀水坝”东南为桃林,西南为高深悠长的导流渠,它把溪水引向到下游“溪蔗坝悬空渡槽”(如今渡槽已改为埋在水坝坝体里的水泥管道),流入“溪蔗坝”洋片。就在原渡槽底下建有漈阳第六坝——“溪蔗水坝”,水坝“一坝两用”——既拦蓄溪道来水,又充当“阿弥陀水坝”导流渠之水的“送水员”角色,其送水的秘密渠道就是隐藏在坝体里的圆形水泥管道(原为不稳固的悬空渡槽)。通过管道把导流渠之水悄悄运往“溪蔗坝”洋片农田灌溉农田作物。 “溪蔗水坝”自身蓄水则大张旗鼓由水沟流向下游洋片。
故乡水坝自第一道“四坝水坝”起,水分两路自东向西流向下洋,第一道、第二道为一路;属陆路圳沟运水。第一道、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又为一路,属水路(溪道)运水到各座水坝。各个水坝至今依然起到拦水蓄水之作用,有效接纳上游剩余之水加以利用。淫雨季节,溪水奔腾,一往数十里,历经融北相关小溪溪道,注入融城大北溪,流经后墓溪,再汇入龙江入海。
故乡六坝,要数“钱塘溪水坝”修筑最早,大概距今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因其地处乡村内,与村民生活关系密切。早修建早利用理所当然,以后才陆续修建起各座水坝。因为洪水每每泛滥来袭,水坝也会经常被损毁,也要不断予以维修,其中五坝都用添加铺设水泥予以加固,唯有“圆窟水坝”至今尚无披盖水泥迹象,依然坝石朝天,显示自然本色。故乡六坝无不是在屡损屡修中得以保持顽强不屈横断溪流的态势,从而成就了各座水坝造福桑梓的伟业。
故乡六坝,建筑布局基本合理,足显家乡父老乡亲之智慧。故乡六坝如今依然在为农业生产和村民日常生活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在干旱时节,从水坝里取水灌溉成了不可或缺的抗旱手段。
村有六坝,惠民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