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路网建设“加速度” 城市“经脉”更畅通
2025-09-12 16:40:04 来源:东南网福清频道 责任编辑:俞雅萍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福清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俞雅萍)在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的浪潮中,福清市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的核心抓手,不断按下路网建设的“加速键”。近期,一系列交通工程的集中落地,不仅让城市“经脉”愈发畅通,更让群众的幸福感在一条条平坦大道上持续升温。 城区路网优化升级 推动民生福祉提质 近日,康达路(西环东路—清昌大道、清昌大道—清宏街)、福业路(清昌大道—清展街)与原清繁路(福韶路-福腾路)3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小问题”,实现生活品质“大提升”。记者在福业路(清昌大道—清展街)路段看到,完成提升改造后的路面平整光洁,交通标线清晰整齐,路面材质的升级也大幅提升了行车舒适度,减少了噪音与扬尘污染。“现在道路标线特别清晰,行车、走路都安心多了。”康达路周边居民李先生高兴地说。同样,福业路附近群众也纷纷称赞:改造后的路“好走了、安全了”。 新建成的虎溪桥有效地连通了阳下街道与音西街道,显著缓解了周边区域的交通压力,不仅完善了西区城市路网体系,更凭借其崭新的姿态成为虎溪片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车辆与行人通行无阻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形象。 乡镇道路焕新赋能 激活乡村发展活力 乡镇道路的“提档升级”打通了发展“毛细血管”。高山镇在道路改造上持续发力,2025年9月,总投资2597.76万元的高牛线(高山镇段至渔平高速高山连接线路段)道路及周边环境整治改造工程全面完工,而此前5月,玉楼村主干道“白改黑”工程也已顺利收官,总投资230万元。近年来,高山镇大力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白改黑”工程,累计投入约5700万元完成多个道路改造项目,既改善了乡镇居民的出行条件,更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镜洋镇淘江步道的贯通同样意义非凡,1.5公里的步道串联起红星村、琯口村及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淘江流域护坡工程一期、二期建设完成后,不仅提升了淘江的防洪排涝能力,更为群众和师生提供了休闲漫步的好去处。预计年底完工的三期工程将延伸至西边村并打造文旅体验廊道,让步道成为连接生态与文旅的纽带。 对外通道强化联通 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福清滨海大通道(国道G228线福清段)贯穿福清南北,连接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江阴港城经济区三大园区,串联海口镇、龙田镇、江镜镇、江阴镇等10个镇街,全长约72公里,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 8月28日,东港特大桥桥墩已完成混凝土浇筑,在离地60米高的桥墩上,工人们忙着桥梁组接安装的前期工作。东港特大桥项目起于江镜镇前华村,跨越东港,终于江阴镇莆头村,是国道G228线福建省境内最长的跨海大桥,目前已全面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累计完成建安产值9.1亿元,桥梁工程完成80%。项目建成后,对优化投资环境,推动福清新一轮创业、发展港口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滨海大通道福清段建设全面铺开,滨海路网更加通畅,可实现福清至滨海新城、福州市区、平潭半个小时经济圈,并带动福清沿海各乡镇及各大园区串联互通,形成贯通福清南北方向的交通大动脉。 从城区到乡镇,从内部路网到对外通道,福清市在交通建设上的每一步跨越,都是“三争”行动的生动实践。这些纵横交错的道路,不仅解决了民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激活了区域经济、提升了生活品质、增强了发展动能,让福清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更加畅通、繁荣的未来篇章。 |
相关阅读:
- [09-08] 福清渔溪镇全力攻坚基础设施提升与居住安全守护工作
- [09-05] 福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2025年秋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 [09-05] 福清多家医院开设“减重门诊” 科学管理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09-02] 福清民警为反诈“棒打鸳鸯” 半个小时戳破“跨国网恋”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