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2村被评为2019年省级乡村旅游村
2019-12-13 18:51:01 来源:东南网福清频道 责任编辑:陈瑜辉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2月13日福清站讯(记者 黎臻懋 陈君君)近日,2019年福建省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旅游村(特色村)评定结束,共有20家单位通过评定验收。其中,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沙埔镇赤礁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村。 “依山”——东张镇少林村 ![]() 少林村地处福清市西部,也是福清市南少林寺所在地,村域面积3平方公里,有着朴素山村的秀灵寂静,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优质的林业、农业产品,包括林地6000亩;天然野生红菇1000亩;天然“柯籽”2000亩;枇杷、笋、柿子、橄榄1000亩。曾被评为“福清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 ![]() 2018年,专门委托编制了《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整治提升规划设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按照“五好”“四美”标准,围绕五项重点任务,综合考量,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少林村在自然、人文、旅游休闲、村庄建设等方面皆有明显发展。 借助地理环境优势,开发改造出“少林涧溪”“少林古桥”“少林瀑布群”等“少林十二景”;改造旧民居,极大地保留了建筑的原有特色;改造废弃旧小学为集生态农业、水果、餐饮、宾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垂钓为一体的生态园,内部树茂竹秀、曲径迂回…… ![]() 福清南少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佛学、禅医、武术、禅茶等。南少林文化旅游园区的开发建设是福清市推进旅游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计划建成集南少林寺遗址、朝拜区、国际禅修中心等功能区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园区。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总规划415亩,印尼华侨何文金线上无偿捐赠一个亿进行首期开发。现已投入9000多万元,一期征地215亩,已建成观音殿、大雄宝殿、多功能厅、武校等。 ![]() 此外,少林村积极响应福清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组织村两委主干及党员开展乡村整治宣传工作,着力在清理河沟、卫生保洁、景观提升、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开展乡村整治工作。 东张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张镇迎来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契机,南少林景点知名度的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南少林的佛教文化与东张镇的青山绿水相交融,为推进福清市文化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提供新动能。 “傍海”——沙埔镇赤礁村 沿着宽敞的水泥路,走进住宅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整齐划一的建筑群,绿树掩映下的别墅一幢接一幢。全村已铺设9条总长4500米的水泥路,安装了100多盏路灯,修建了2座卫生公厕,建造了500平方米高雅并富有侨乡特色的村庄风景公园……这是福清市沙埔镇赤礁村的一个画面。 ![]() 赤礁村位于福清市沙埔镇西南端,濒临兴化湾,与江阴半岛隔海相望,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交通四通八达。全村辖五个自然村,山清水美、幽境迷人,堪称”世外桃源”。 赤礁村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是福清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在村两委带领下,村民承包紫菜地、海带养殖场、花蛤育苗场,从事海产品养殖及加工特色产业,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村内有多家水产养殖及加工企业,年总产值千万元。契合“乡村游”热潮,开发滨海旅游,建设有集饮食、垂钓、住宿、观光等多元化的旅游休闲山庄。 此外,村委还积极响应福清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域综合治水战略目标,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并对村周池塘进行清污处理,从而提升村民用水环境及用水安全。目前,该村共斥资150余万元建设污水项目,建设污水管道共4000余米,并建设一处30吨微动力一体化处理设施,管网相通,从而真正实现对生活污水的高效处理,提升村民们的用水环境。 ![]() 赤礁乡贤从事于各行各业,不乏出色者。他们同样积极支持家乡建设,热心公益事业,福泽乡里百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赤礁村拥有较为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如农贸市场、小学和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所、篮球场、便民服务中心等,个体村民提供便利,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赤礁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十佳重点示范村”“福建省生态村”“福建省卫生村”“福建省信息化示范村”“福清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福清市平安村居”“福建省文化村”等。 一幅“产、村、人”相融、“居、业、游”并进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
相关阅读:
- [11-23] 福清市三山镇魏庄村打造园林式休闲旅游村
- [12-14] 福清东坪村大斜自然村:变废为宝打造轮胎文化旅游村
- [12-12] 福清城头镇西池村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
- [12-10]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候选名单公布高山镇前王村榜上有名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