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要闻> 正文

福清市沙埔镇海带养殖户迎“双喜”

fq.fjsen.com  2017-05-16 10:01:13  陈盼兰 来源:福清侨乡报  我来说两句

海带是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但对海带的养殖、收割原理却了解不多。眼下,正值海带收割旺季,广大海带养殖户正全力以赴收割海带。日前,记者随养殖户去探访别样的海上“夏收”盛景。

机械来助力

凌晨三点,沙埔镇牛峰村牛头尾渡口,牛峰村村民杨宗带领两名工人登上小船趁着夜色出海,约莫半小时后到达海带养殖区,船上的大灯将海水照得透亮,几个人便在一排排浮漂间动作迅速地收割海带。

一条4米长的海带绳,可挂100多条海带,湿漉漉的足有四五十公斤,杨宗要把海带绳解开,将海带连绳拖上船,颇费一番力气。一艘船可装载海带6吨左右,等到船装满返航,红彤彤的太阳也正慢慢从海上升起,将海面染得通红。不过,杨宗他们却无暇赏景,码头上,起重机、拖拉机以及帮忙的工人在等着他们。

“挂好了,准备起吊,旁边的人都退后一些,注意安全。”牛峰村村民杨贞华负责在岸上指挥协调。按照惯例,在海带收成季,二、三十户养殖户会联合起来租赁一台起重机和几辆拖拉机,用于转运海带。

“以前没有用起重机的时候,要靠人力来拉,要四五个人配合才可以,累且效率低。”杨贞华说,自从2000年牛头尾渡口建好后,养殖户便可以租赁起重机转运海带,工作量减轻了许多(如图)。

起重机将海带连网吊起,缓缓转运到等候一旁的拖拉机上,刚一放好,拖拉机便开足马力飞驰而去,他们要赶着把海带交到负责晾晒的工人手中。

码头上,几艘装载着海带的船只还在转运,远处又有几艘满载着海带的渔还在驶来。蓝天碧海之间,船只缓缓航行,身后是漾起的层层白浪,场面蔚为壮观。

杨宗说,海带收割一般要持续一个月,这段时间所有的养殖户每天都是凌晨3点多出海,一般往返三四趟,有时中午就能收工,有时要延续到下午3点左右才能全面收工。下午一般不收海带,因为初晒时间不足就容易烂掉。

收成迎“双喜”

海带是一种大型褐藻,长于冷性海水中,不打农药、不喂饵料,主要吸收海里氮、磷等营养成分,是钾和碘的重要来源,被称为绿色野生植物。海带的生长期6个月左右,前一年11月份放养,先把海带苗夹在麻绳上,然后把这些麻绳系在养殖区的海带固定桩上,与种庄稼一样道理,到了第二年5-6月就可以收割了,生长速度很快。

牛峰村的海带养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刚开始时只有几户村民合作养殖,现在全村有海带养殖户近200户,其中牛头尾自然村占了90%。以前养殖海带全靠人力,一户不过几亩的养殖面积。而随着大型机械的运用,劳动效率提高了,加上海带养殖的技术成熟,现在牛峰村每户的养殖面积都能达到三、四十亩,全村养殖面积约有8000亩。仅海带养殖一项,牛峰村一年便可创收1000多万元,平均每户收入十几万元,村民都把海带看成黑金子。

今年牛峰村的海带养殖迎来“双喜”,长势好、价格高,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现在湿海带0.25元/斤,干海带3-3.5元/斤,质量好点的能达到4元/斤,这个价格算是还可以的。”杨宗说。

湿海带指养殖户直接将海上收割的海带拿去卖,干海带则是需要经过晾晒后再进行销售,大部分养殖户都选择销售干海带。

收割上来的湿海带要经过2-3天的晾晒才能储存不至于烂掉。这段时间走进牛峰村,可以明显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海带的味道,几乎每家每户都在自家门前晾晒海带,此外,海边的沙滩、山上的荒地、高牛路沿线……到处都是晾晒的海带。

晾晒海带全靠人工。工人们两个一组牵起海带绳的两端,将海带拖到空旷处,每一片海带都要铺平,让整片海带都能沐浴到阳光。到了正午,工人们还要对海带进行翻面,一直到太阳下山,工人们才把海带收起,第二天继续晾晒。

晾晒好的海带,大多数是卖给外地客商,用作鲍鱼、海参的饲料或者进行深加工,一部分也会在当地销售,当地有一两家加工厂从事海带加工。

带活“钟点工”

养殖户每年都要雇佣一些临时工来帮忙收海带。杨宗家有四十多亩海带需要收割,他今年就聘请了十位工人来帮忙,出海收海带需要男性,晾晒海带的男女都可以。“现在人工费高,出海工人一天要三百元佣金,晾晒的一天也要250元,还要管吃。”杨宗说。

由于海带养殖规模大、季节性强等因素,许多养殖户除了雇附近村子的留守农民外,还会去城里的人才市场雇佣外来务工人员。车来车往的公路上,棕黑色的海带铺满道路两旁,三五成群忙碌的工人成为路上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不仅牛峰村,在沙埔镇的其他乡村如锦城村、江下村等有海带养殖的地方都有这样的收获场景。年复一年,沿海的渔民靠海吃海,用辛勤的汗水在蓝天碧海间浇灌出富裕、幸福的生活。

  • 责任编辑:卢家辉     标签:福清 沙埔 海带 养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