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劳动节来临前,记者前往福清市京东方建筑工地,与建筑工人全银柜一起在工地上劳动,体验他工作的艰辛,更感受到这位普通建筑工人作为城市建设者的一份骄傲。
这是一个潮湿闷热的日子,京东方建筑工地上,许多建筑工人正在作业面捆扎、铺置钢筋,身上的迷彩服已被汗水浸湿。
下午两点,全银柜领着记者爬上在建的一座厂房,来到他所在班组当天必须作业完工的楼层。由于施工任务紧,这段时间里,30多米高的作业面,他每天要上下三四趟,工作近12个小时。
年近半百的全银柜,老家在四川,外出打工已经30年,一直从事房屋、路桥的绑梁工作,从普通小工成为绑梁老师傅。班组负责人说:“我虽是主管,但老全在绑梁这一块确实是一把好手,连我都要喊他一声‘师傅’。”
在施工层上,脚下钢筋丛生,身旁脚手架密布。全银柜开玩笑说:“深吸一口气都能闻出铁的气味,我们钢筋工体内肯定不缺铁。”
“绑钢筋是个技术活。”全银柜告诉记者,他们负责的是建筑楼面施工的第一道工序,按照设计将钢筋进行布置和固定,形成建筑的骨架,然后由木工筑模,最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钢筋骨架作为整个建筑的受力支点,其口径、位置、数量、固定方法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这是一根支撑梁,上部两端受力,下部中间受力,这几个位置都要加5根粗螺纹钢。”全银柜向工友们讲解钢筋图纸。1万多平方米的作业面上已经铺了两层钢筋,工人们正忙着对钢筋进行捆扎。
全银柜从腰间取下一把带钩的扳手,蹲下身,先用铁丝绕住钢筋下部,扳手一钩,手一转,还没等记者看清楚,已经捆扎了四五个结。记者戴上棉手套,拿着同样的工具,在他的指点下尝试,却发现根本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铁丝又粗又硬,不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
在记者印象中,绑钢筋是个简单的“粗活”,体验过才知道其实不然。“钢筋工技术等级有8级呢!”全银柜说,首先要会看图纸,根据图纸放样、下料;其次,钢筋扎法也大有讲究,要采用“梅花形”“八角形”等不同扎法,这样可以使钢筋扎得牢、不变形,从而确保混凝土牢固。
脚下的钢筋捆扎好了,全银柜蹲着往前挪了几步,重复着先前的动作。
对钢筋工来说,蹲和躬是他们最主要的劳动姿势。钢筋的布置需要他们弯着腰一根一根地摆放,钢筋的固定需要他们蹲着身一个结一个结地捆扎。“一天下来,腿脚和腰硬得跟石头一样。”全银柜说,他们每天需要捆扎1万多个结,搬运和布置500多吨钢筋。
说着话,铺好的钢筋全部捆扎完毕,记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和工人们一起把刚起吊上来的新一批钢筋,扛运到相应的位子上。这堆钢筋有螺纹钢、圆钢等,直径大小不一,每根重量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你最好加件厚衣服,衬衣不抗磨。”全银柜递给记者一件迷彩服。
记者扛的第一根钢筋是螺纹钢,上面有一圈一圈的纹理,压得肩膀生疼,记者只能改用双手提着。工人们平均每人都扛了六七根,有的扛了十来根。他们扛钢筋的速度很快,短短半个小时,堆得像小山似的钢筋都各就其位。工人们没有停下来休息,拿出工具继续绑扎刚铺好的钢筋。
“工地上最苦的要数我们钢筋工。”全银柜说,夏天,钢筋被暴晒后表面温度很高,泼点水上去就“滋滋”作响、蒸汽腾腾。然而,钢筋工还必须顶着烈日戴手套、穿厚衣作业,否则会被钢筋烫得起泡。“一天下来,像脱掉一层皮。脚上、腿上被铁丝、铁钉划伤更是常有的事。”在他露出的小腿上,全是瘀青和伤疤。
“周围没遮没掩,在脚手架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19岁的工友小李在一旁搭话。前年夏天,他刚到建筑工地干活,由于缺乏经验,肩膀、后颈全都被晒得脱皮起泡。去年,他向老工人学了一招,准备好几条湿毛巾,轮番搭在肩膀上。
不到3个小时,记者已是腰酸背痛,手指肿胀得攥不起拳头,两条腿也像灌满了铅,而工人们仍在快速地绑扎和固定钢筋。
全银柜告诉记者,这些年收入确实提高了很多,最初打工时10元一天,到50元、90元、150元,现在300元一天。眼瞅着家里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再辛苦他也觉得值。
“如果问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在干什么,有人可能说在砌砖、绑钢筋,但我会说在建设一座城市!”全银柜说,每当看到车辆行驶在自己参与修建的桥或路上,看见人们在自己参与搭建的大楼里工作生活,心中总会升腾起一种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