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优良天数为100%,空气质量均达到优良等级,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5.3%……这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日前,记者随绿色发展八闽行采访团来到福州江阴工业区,深切感受到企业在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上所下的功夫。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1.38mg/Nm3 ,氮氧化物34.59mg/Nm3 .”这是记者在江阴工业区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监控室内看到的1号燃煤机组的实时排放数据。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辉告诉记者,国家相关标准是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50mg/Nm3,氮氧化物低于100mg/Nm3,他们已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
江阴国电环保改造主要实施了烟尘排放、脱硫提效、脱硝提效3项改造。目前1#机组的烟尘排放改造已结束,计划于今年底前投运,届时,烟尘将减排274吨;1#机组脱硫改造已结束并投运;2#机组和1#机组已进行了首轮脱硝技改工程。2014年9月,该公司再次对脱硝系统提效改造。据介绍,到2016年底,公司两台机组将会全部完成环保提效改造,各项环保改造及提效累计投资将达20000万元以上。
除了在环保改造上下大功夫,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近年来致力于供热改造及烟气余热利用,在实现环境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江阴工业区未实现集中供热前,部分企业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不得不安装自备锅炉,这既增加了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其排放标准不达标,加重了环境污染。”张春辉介绍说,通过对两台机组的供热扩容改造,可为工业集中区内企业统一供热,代替其他中小锅炉,能够节约燃煤及污水处理费用,也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仅一期供热扩容改造项目就为江阴工业区一年节约耗煤量约27.88万吨。
据介绍,该公司自2010年9月实施集中供热以来,江阴工业区内化工、印染、化纤、建材、造纸、水产、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均已并入集中供热管网并使用集中供热蒸气,区内小型燃煤锅炉已全部拆除,实现节能减排,大大改善了工业区的空气质量。
据悉,今年以来,福清全市累计完成重大节能项目20项、减排项目19项。通过实施工业区集中供热、油改气工程、取缔燃煤锅炉、建设污水处理厂、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等措施,福清全市单位GDP能耗从2010年的0.4202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14年0.3685吨标准煤/万元,提前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全市8家重点耗能企业4年累计完成节能量67332.05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十二五”序时目标数的5.87%,福清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国家级生态市、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