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
东南网10月31日福清站报道 记者 袁琳敬
福清煎茶文化底蕴深厚。明末清初时期,源于福清当地的一种饮茶方式,由黄檗禅僧隐元东渡传播至日本,在江户时代末期形成现在日本闻名的煎茶道。
近日,在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福清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福清市农业农村局、福清市东张镇人民政府等的通力协作下,2019年首届福清(东张)煎茶文化旅游节在东张镇南湖山圆满落幕。
文化节上,通过复兴东张古宋窑、发布东张民谣迎宾曲MV、播放煎茶文化纪录片等系列活动,用声画模式展示东张这座千年古镇的魅力风采,吸引广大群众走进东张,了解东张,主动寻找“东张味道”、共同挖掘“东张工艺”,为建设繁荣、和谐东张凝聚力量。
凝聚乡村产业“品牌意识” 激发“内生动力”
福清煎茶文化是福清海丝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其采用低温微发酵独特工艺,保持了茶叶天然内含物与原滋原味,具有“耐煎煮,茶韵清爽幽香、清热祛火”等特质。
明清之际,一些有心的中国人为了保存华夏文明礼乐免于战祸,东渡日本。福清黄檗禅僧隐元禅师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日本重兴禅宗,被尊为日本黄檗宗的始祖,也是日本煎茶道的始祖。他带去明代时期福建福清地区的饮茶方式,经过历代日本文化人精心培育提升,最终在江户末期形成了煎茶道的仪式流程。2016年,黄檗煎茶道被列入福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清种茶、制茶历史悠久,以东张古窑后山的南湖山茶最为著名,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现如今,极具地方特色风味与品牌文化差异特质的福清煎茶已成为福清与日本民间文化交流的标志性文创伴手礼,并随着福清人走南闯北传播到海内外,2016年荣获福建省旅游局“福建好礼·旅游商品奖”,2018年荣获农业部“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此外,早在宋元时期,东张窑产的茶碗等瓷器大量出口至日本、朝鲜半岛、菲律宾等地,曾名扬“海上丝绸之路”。东张古宋窑更是宋代福建四大窑之一,以烧制乌金黑釉和青釉为主,产品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特别其乌金黑釉茶盏,深受日本茶界推崇,并称之为“幅州盏(即福州盏)”,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了“东张古宋窑黑釉盏”。东张宋窑工艺产品,严格执行“原生态矿土、全天然草木灰釉、古法柴烧”等古法工艺技术,全部使用东张原陶土,并采用“草木灰”等天然釉物配方,不添加任何化学材料,确保其所有产品绿色安全。
近年来,东张镇在保证产业品质的同时,将产品进一步精细化,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凝聚乡村产业的“品牌意识”,在传承和发扬福清煎茶等独特文化的同时,开发福清煎茶产品及其文创产业,进一步提升古宋窑茶盏、南湖山茶叶等东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探索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推广方式,构建全链条共赢机制和互惠互补模式,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兴旺 “融合”是关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关键所在,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支撑。因此,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意味着主体和载体的多元化和多维化。
东张镇位于福清市西北部,毗邻石竹山、石竹湖、黄檗山,风光秀丽,是福清五大古镇之一,素有“闽中望镇”的美称。拥有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石竹湖等生态自然景观和南少林寺、宋窑遗址、灵石寺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属于国家级生态乡镇。千年古刹,晨钟暮鼓,名胜古迹比比皆是,自古就是闽中沿海的著名风景胜地。
2018年以来,东张镇沶山村、崔后村、双溪村、金芝村、芦岭村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村,道桥村、少林村被列入美丽乡村提升村。而福清煎茶、宋窑文创馆等东张窑古法工艺的文创产品也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目光和赞许。
以东张水库、灵石山、南湖茶山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多样;炒糕、紫菜饼、杂烩汤等特色美食满足食客挑剔的味蕾;不定期举办探宝、柚子节、煎茶文化节等文旅活动……东张镇立足南湖山茶叶、惠煌红心蜜柚、绿春火龙果等农业品牌优势,积极引导传统农业模式升级,充分利用农田、果林、药田、茶园及乡村田园风光资源,全力打造印象宋窑文化体验区、梦幻茶园养生度假区、少林禅武文化区和龙江原乡休闲旅游区,形成“一核四轴四区”的全域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种植采摘体验等生态旅游产业,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以品牌产业作为主打,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各类资源互动融合,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让游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走进东张,触摸东张的文化内核,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东张魅力。
“千年古镇,文化东张,这是我们的名片。东张镇正在着手复兴东张传统乡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镇,提升产业振兴发展,续写东张与海上丝路的新关系史。”福清市东张镇党委书记陈文辉说。今后,东张镇将继续从自然、人文与城镇发展角度,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响“福清煎茶”新名片,构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气息交相辉映的文化新形态。
上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