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今日聚焦 > 正文

颜值飙升!福清城中村“变形记”:昔日脏乱村如今城中景

2025-03-27 14:31:03 作者:王光慧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瑜辉   我来说两句

漫步福清市石门村、大埔村、北前亭村,洁白如新的墙面、错落有致的房屋、郁郁葱葱的绿化,令人心旷神怡。

去年10月起,福清市以“示范先行,逐步推广”的思路,选择石门村、大埔村、北前亭村作为城中村改造的试点村。短短数月,3个试点村大变样,昔日脏乱的“城中村”变身整洁宜居的“城中景”。

从脏乱旧村到城中新景

一村一策推动道路白改黑、强弱电缆线入地、雨污管网完善,拆除违法搭盖、腾出公共空间……昨日记者走访发现,石门村、大埔村、北前亭村等3个试点村,已从杂乱无序的旧模样,蜕变成宜居宜业的新图景。

走进石门村,榕门公园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公园内两棵古榕树枝繁叶茂,村民们坐在木椅上聊着天。这片曾经杂物堆积、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已是绿草如茵,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村口的礼饼店也脱胎换骨,灰暗破旧的外墙被红砖镂空设计取代,墙面上的礼饼图案精美生动,成了网红打卡点。

据悉,石门村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共投资390万元,完成了古榕公园、美食文化展示节点、缆线规整等6个项目,村庄从杂乱无序到整洁干净的转变,让人眼前一亮。

大埔村是福清的少数民族村,回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45%。在美化村庄环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的基础上,该村的改造项目立足特色,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回族特色文化展厅、“回味大埔”特色节点,让民族文化在这里绽放独特光彩。大埔村改造一期工程完成道路提升、滨江文化公园建设等7项内容,让村庄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北前亭村的街头,叁福里美食街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总投资近2000万元的美食街预计今年5月竣工。紧邻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前亭村着力发展夜色经济,不断完善道路、环境、消防、市政基础配套设施,让村庄从拥挤不堪变得井然有序。

“昔日城中村,如今城中景。”大埔村党支部书记丁实霖说,城中村改造不仅改变了村庄的“面子”,更提升了村民的“里子”。

“留改拆”并举 留住根脉与乡愁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治安差、环境乱、隐患多等顽疾备受诟病。在周边区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城中村的居民期盼着村庄的蝶变,群众更新改造的意愿强烈。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面对群众呼声,福清市委、市政府紧抓政策红利期,按照“分期分批推进、不搞大拆大建、保留历史文脉、资金就地平衡”的理念,将宏路街道石门村、大埔村和石竹街道北前亭村作为第一批城中村改造试点进行改造。

福清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试点改造中坚持“留改拆”并举,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通过保护和利用村庄特色资源,让城中村既保留了根脉乡愁,又注入了现代活力。这种做法与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石门村将“留”字贯穿始终,将城中村改造与文化传统相结合,挖掘传统美食文化,构建“一街一店两产品,百客百赞多风味”的舌尖经济体系,打造美食文化IP。

大埔村以民族特色为魂,“留”住文化根脉,充分挖掘大埔多民族文化和人文古迹。同时,将龙江生态公园和鱼鳞坝的景观与村内公园有效衔接,串点成线,沿无患溪打造多个文旅节点。

北前亭村则以“夜韵北前亭·烟火潮生活”为主题,紧扣夜色经济,建设美食街,“留”住街巷肌理和烟火气,为年轻外来人口带来活力。

福清的城中村改造,既“留”住了乡愁,又“改”出了新意,还“拆”掉了糟心。这三个试点村从脏乱差的“后院”,变成了宜居宜业的“前台”,为福清的城市更新积累了一套可复制的经验。

城中村改造将全面推广

根据《福清市城市更新暨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方案》,福清市将按照“一年试点、两年示范、三年全面推广”的步骤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

今年,石门村、大埔村和北前亭村将继续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品质,让村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石门村计划建设福人路带状公园、太城生活广场、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挖掘传统美食文化,打造城市美食IP。大埔村将推进滨江文化公园(二期)、滨江停车场、关溪公园等项目建设,深入挖掘村内文化资源,丰富群众休闲娱乐生活。北前亭村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沉浸式网红打卡街区,盘活蔡厝文化客厅,引入文化展示、国潮体验等年轻业态,形成夜游引爆项目。

“村”之焕新,助推“城”之腾飞,试点村的蜕变只是开场。福清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从安全、设施、环境等八大板块发力,逐步提升城中村的宜居宜业水平,提高城市美誉度及人民获得感,打造‘最福清’的幸福样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