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部门风采 > 正文

闽剧进高墙 非遗助新生——福清监狱以传统文化助力罪犯教育改造

2025-05-01 21:28:07 作者:王炜炯 戴少宏 黄剑星 来源:东南网福清频道  责任编辑:李若泓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清5月1日讯(通讯员 王炜炯 戴少宏 黄剑星)悠扬婉转的闽剧唱腔近日在福清监狱的教学楼操场响起。舞台上,身着戏服的“演员”们正全情投入排练经典闽剧《荔枝换绛桃》。这是福清监狱与福州市闽剧院联合开展的“非遗+艺术矫治”项目,通过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引导罪犯在传统文化浸润中重塑价值观,重燃新生希望。

闽剧又称福州戏,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现存唯一以福州方言演绎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唱腔婉转流畅,艺术风格高雅洒脱,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期,福清监狱与福州市闽剧院共建合作,定制“理论授课+身段训练+剧目排演”三阶教学方案,精选《贻顺哥烛蒂》《荔枝换绛桃》等弘扬忠孝仁义的传统剧目,邀请非遗传承人进监授课,并选拔精通福州方言的罪犯参与排演,让乡音乡韵成为唤醒良知、重建价值认知的纽带。

“人生如戏,属于我的下半场,我想演好这出‘戏’。”罪犯林某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林某出身闽剧世家,曾是某闽剧团知名小生,却因沉迷赌博误入歧途。入狱后,他一度陷入迷茫。当得知监狱引入闽剧项目时,熟悉的乡音重新点燃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在排演《贻顺哥烛蒂》过程中,他通过饰演主角“贻顺哥”深刻反思自身过错,并主动担任戏剧社“教员”,向其他罪犯传授唱腔技巧与表演心得。“从前只想成名,如今才读懂戏里教人向善的道理。”林某感慨道。

福清监狱相关负责人表示,闽剧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与道德教化功能,为罪犯提供了情感共鸣与精神寄托。通过角色代入、团队协作,许多罪犯在排练中逐渐学会责任与担当,部分人还重拾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目前,“向阳戏剧社”已常态化开展活动,未来监狱计划引入更多非遗项目,与社会力量共建优质矫治平台,助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