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福清市党建引领焕发乡村新活力

2024-07-15 17:51:52 作者:何晓丽 融组轩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夏铖晰   我来说两句

福清新闻网7月12日讯(记者 何晓丽 通讯员 融组轩)进入夏季以来,福清市乡村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在镜洋镇下施村,连片的桑树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前来体验桑葚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在一都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旧址,讲解员正绘声绘色讲解老区革命历史的故事;在东张镇香山村,一辆辆观光车有序摆渡游客进出“世外桃源”……行走在福清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呼应,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福清市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珍贵的红色基因、良好的自然生态,走出党建引领、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基赋能。

筑牢战斗堡垒 配强先锋引擎

“去年,吉岚村的残墙花园是福清唯一入选的省级美丽乡村微景观,村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结合打造乡村网红会客厅目标,吸引更多游客来打卡,为村民创造发家致富的平台,让村集体经济再上一层楼!”近日,在南岭镇吉岚村的支委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吴小辉信心十足地表态。

近年来,吉岚村党支部先后推动古法养牛,打造鳄鱼养殖基地,改建青创小院民宿,建设牛科普公园、古厝咖啡厅,通过联通农田、牛舍和虎头山观海步道,衔接各生产和观光区域,打通林下经济、旅游观光、农业生产通道,盘活资源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福清市坚持以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为目标,优选配强农村支部班子,大力选拔上台能讲、坐下能写、入户能解、外出能办的高素质、专业化镇、村干部,充分释放“头雁效应”,2021年换届共有2521名后备干部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社区)“两委”干部;积极选拔学历高、懂科技、会经营的返乡能人、致富带头人、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班子结构;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领办集体经济项目,支持农村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帮助村民提高创业致富能力。

同时,为增强全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打好推动农旅融合组织基础,福清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深化“建强堡垒行动”,将全市村(社区)党组织细分为“示范”“创优”“强基”3大类,通过细化9大举措对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实行分类施策,178个三星级村(社区)党组织建设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评出“五星”党组织书记共72名并给予绩效奖励,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7个。

深耕农旅融合 激发乡村活力

福清市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美丽乡村为依托、特色农业为主线、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强化市镇村三级党组织的统领功能,不断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农业资源、自然生态、民俗风情深度融合,构建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的乡村旅游新格局。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培育一都枇杷、渔溪龙眼、东壁岛蛤苗等优势产品和品牌,推动种业种苗到培育养殖等环节与观光、采摘等旅游产品无缝融合。挖掘文化内涵,举办“村晚”、板凳龙文化节、枇杷文化节、东关寨乡村文化旅游节、鳗鱼文化节等特色文旅活动,让群众在游玩中感受到福清乡村民俗的独特魅力。

同时,划定并落实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线,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推动山地慢城、海滨渔乡、侨乡古韵等旅游资源,形成串点、连线、拓面的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农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赋予新的价值,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为村民的富裕生活铺设更多的实现路径的同时,也让游客畅享田园风光,感受美丽乡村的魅力和独特性。

继承光荣传统 擦亮红色名片

近年来,红色文化教育在全国各地兴起,福清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红色资源撬动乡村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依托红色资源,福清积极将红色历史与乡村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统筹力度,充分利用革命遗址的磁吸效应,梳理蕴藏的红色史实、红色故事,挖掘和丰富革命遗址及红色基因的新内涵、新底蕴,开发了罗汉里闽中游击支队旧址、福清东区革命枢纽城头镇湖美村、阳下漈头村陈氏支祠等一批红色遗存,在保护与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的同时,把文化软实力转变成经济硬杠杆,撬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一都镇兼顾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持续优化罗汉里景区沿线道路,完善了景区内的参观线路,景区内有双福寺、游击队司令部旧址、红军学校等景点,同时还建成了红色文化主题展览馆,新建罗汉里革命纪念馆、闽中革命史展览室、红军培训学校等。此外,一都镇坚持把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建立“红+绿”双色研学党建联建,使红色资源与绿水青山、研学体验、旅游休闲、农副产品等元素深度融合,打造红色研学之路,开设“红色驿站”,设计红色文创伴手礼,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不断擦亮村庄发展“红色名片”,拉动了红色旅游热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