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六大特色园区产值占福清农业总产值95%

2024-06-14 16:16:34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夏铖晰   我来说两句

鳗鲡养殖、冷链运输、肉品加工……摊开福清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图,一条自西向东的产业带横跨五个乡镇,让鳗鱼实现从活鳗到烤鳗的蜕变。

“我们把工业思维运用到农业产业当中,建设农业园区,实行标准化养殖,借助产业链实现一条龙加工,打响品牌,提高附加值,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迈进。”福清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负责人陈辉说。

近年来,福清按照福建省、福州市部署,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打好园区平台、特色品牌、融合发展、要素保障等产业振兴“组合拳”,培育了枇杷、生猪、蛋禽、花蛤、鳗鲡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六大特色园区,2023年实现产值2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95%,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标准化集约化建设

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这里猪比人娇贵,工作人员以外的人都不准进猪圈。”在福清的福建省星源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王婷婷指着监控室里的大屏幕对记者说,“想了解生猪养殖情况,看大屏更清晰。”

屏幕监控中,猪舍的墙上装着一排水帘和负压通风设备,二氧化碳、氨氮、硫化氢、温度、湿度等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同时结合季节、猪种等,形成有效的猪舍环境信息调控程序。

“我们将数字化、智能化贯穿到养殖的每一个环节,探索出高品质、标准化的生猪养殖之路。”王婷婷说,在这样的路径指引下,经产母猪每胎次平均产仔数由11.1头提升至13.6头,年产胎次由2.01提升至2.33,配种率由87.6%提升至95%,平均每年在省内可出栏10万多头优质生猪。

借鉴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理念,福清以科技为载体,系统推进农业园区道路、水渠、电网、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承载水平,鳗鲡、生猪产业园入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福清还尤其注重推进农田整治,紧扣“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宜机耕”,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行动,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9万亩,占耕地面积25.6%。

作为“大后方”,福清在资金方面,探索“向上争取、财政拨补、银行融资、镇村自筹”等多元化融资渠道,用好债券、保险等“金融工具箱”,为农业发展筹集资金72亿元。在人才方面,完善农业人才引进等政策措施,引进农业人才70多人,选任260多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保障乡村产业振兴。

找点连线扩面

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

“吃福清花蛤,泡海水温泉!”这个端午假期,福清三山镇打出的这个文旅口号响亮而诱人,吸引了不少游客。

凭借“全国唯一大水体花蛤人工育苗”独特产业以及东龙湾高品质海水温泉等特色资源,当地通过“小花蛤、大产业,小温泉、大健康”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手打造全国最大的花蛤育苗基地、产业交易平台,一手建设地热温泉梯级综合开发为基础的生态、宜居宜业特色小镇。

“找准农村特色资源作为着力点,串联起相关产业,扩大产业辐射面,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三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才能增强镇村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放眼整个福清,“点”“线”“面”的思路同样奏效——

在“点”上,注重强龙头,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天马现代渔业等61个重点项目,培育福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1家。

在“线”上,注重铸链条,借鉴工业产业链运作模式,推动形成以粮油作物等为主导的种植业,以生猪养殖等为主导的畜牧业,以白对虾养殖等为主导的水产业,2023年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达19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

在“面”上,注重促融合,紧扣“接二连三”,依托中印尼“两国双园”平台,培育御冠食品等重点加工企业,形成了烤鳗、对虾等优势加工业;同步发展龙高商贸新城、特色街区、跨境电商等乡村商贸服务业,培育露营、海水温泉、太空舱等农文旅经济,带动乡村群众增收致富。

强特色育品牌

拥有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从批发市场走进直播平台……“五一”假期,在闽江之心,福清市一都镇将枇杷品牌发展壮大的心路历程一并展现。

作为省内枇杷三大主产区核心区之一,当地在勤练内功,做好品种改良,提升种植技术的同时,连续7年与福州日报社联动举办枇杷节,擦亮“一都枇杷”金字招牌,扩大影响力。

“我们从种植中跳出来,促进枇杷文化交流,挖掘枇杷周边价值,凝聚从业者合力,多做一些,就能收获更多。”一都镇党委书记俞强说,腾出一只手,做强品牌,就能看到产业后劲。

在福清,很多产业都在努力探寻品牌价值跃升路径。围绕做精“一条鳗”,福清依托上迳镇等地约2万亩土地,建设集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于一体“世界鳗谷”,打造全国最大鳗鱼养殖基地,2023年鳗鱼产量3.8万吨,实现产值30.4亿元。

围绕榨干“一粒果”,福清以一都枇杷为核心,发展枇杷膏、枇杷酒、枇杷汁等精深加工业,打造全国知名枇杷农业基地,2022年一都枇杷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围绕育好“一只蛤”,福清建设集蛤苗繁育、花蛤销售、蛤精调味品加工等于一体产业体系,打造全国最大花蛤育苗基地,去年花蛤及其加工产值25亿元,常年稳居全国第一。

围绕专注“一枚蛋”,福清以光阳蛋业为示范,实行自动化养殖等模式,打造全国最大蛋品生产出口基地,2022年光阳蛋业获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另外福清还培育了东张蜜柚、渔溪龙眼、高山羊等品牌,全市现有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福清市现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30个,在福州县区中数量最多,这离不开产业的带动力。”福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定不移走好乡村富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加快构建乡村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高水平振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