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全国著名作家福清采风团成员纷纷点赞福清

2024-06-03 17:27:05 作者:夏巧鸿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夏铖晰   我来说两句

5月27日—30日,“风从海上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国著名作家福清采风创作活动”举行,10名全国著名作家围绕福清海洋文化,就非遗民俗、历代名人、名胜古迹、融侨融商等开展采风创作,探寻福清地方人文传统和时代潮声。

以文学名家之笔,弘扬新时代福清精神,传播福清踔厉奋发之声。期间,作家们先后走进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南少林寺、东张宋窑遗址、石竹山风景区、利桥古街、瑞岩山弥勒岩、林绍良陈列馆、中印尼“两国双园”、黄檗寺、天宝陂、玉融山公园等处,近距离感受福清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体验侨乡福清的山水滨海之美,寻觅文学创作灵感。

每到一处,作家们都认真倾听介绍,围绕各自关注的领域进行探讨交流,多方面、深层次地挖掘福清地域特色、历史人文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仲夏在望,位于海口镇的瑞岩山风景区草木葱茏,山林掩映下,笑脸盈盈的弥勒佛造像盘膝坐于天地间。这尊开凿于元代、全国最大的立体石弥勒佛坐像,让鲁迅文学奖得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祥夫感到震撼:“这是我见过的单个最大、最漂亮的弥勒佛,而且保护得非常好,可见福清自然气候条件十分优良,文物保护也特别到位。”

从地方特色到传统文化,从建筑特色到饮食文化,王祥夫在采风交流中频频把对福清的喜爱挂在嘴边。“著名的红砖厝、海边的石头房子,福清在地方文化、建筑群落方面都保留下很可贵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做得非常好。这片土地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是一个能够向周边发射光芒的地方。同时,福清人的聪明巧思做出了最美味、最有特色的海蛎煎、海蛎饼,也是让人回味无穷。这里让人感觉很亲切,我想就福清元素写一本小册子,写些别的地方没有的,比如说弥勒大佛、海蛎饼。”

作为著名侨乡,“侨”是福清的特色名片,更是福清的宝贵资源。长期以来,融籍乡亲心系桑梓,不遗余力支持家乡建设。来到林绍良陈列馆,《西湖》文学杂志主编、一级作家吴玄在参观和听取讲解中,了解到爱国华侨林绍良的生平以及他对家乡福清、对祖国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我第二次来福清,确实感受特别震撼,从林绍良等华侨的身上,能够特别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人的才能、智慧和爱心。华侨是当代文学创作特别好的题材,福清本土作家可以尝试依托对华侨史的了解,通过文学创作把福清华侨人物的精神写出来。同时,我也会结合这次采风行,写一些福清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章。” 

一路步履不停,一路体察探访,一路感悟思考,福清不断迸发的蓬勃生机和强劲发展动力,深深感染着每一位作家。

“福清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气候各方面都特别好,给人感觉很养眼、很舒适,而且我觉得福清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时隔5年,鲁迅文学奖得主、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马晓丽第二次来到福清。

“我上次回去以后,曾经把戚继光和叶向高这两个人捏在一起,写过一篇散文。写的时候查了很多资料,真是觉得福清有些很了不起的人,对福清文化底蕴的构建,作出了很多贡献。现在的福清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就是好像大家都非常努力地在衬托这个城市,衬托这个地方,借用外部、内部的各种条件,来让福清发展得更好。‘清朗之地福自来’,我也用这句话祝福福清。”马晓丽说。

“福建虽然来过很多次,但福清是第一次来,一直是心向往之,这次终于成真了。因为对于我来说,对福清这个地方一直感到很好奇。一方面,在我研究古代生活史的时候,曾经了解过一点隐元禅师,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深入研究,这一次能够到黄檗山万福寺,这算是了我的一个心愿。”热播剧《潜伏》原著作者、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龙一说,“到福清来,是来追寻福清人那种不屈服、勇于开拓、勇敢的精神,千百年来,走向世界各地的福清人始终惦记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根,这也是我这次来采风特别关注的地方。这次回去写文章,我想写与福清有关的古代诗歌,算是诗游福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