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福清首届科技龙眼节开幕 巾帼绽芳华

2023-09-20 18:36:12 作者:官彬彬 来源:​东南网福清频道  责任编辑:王倩雯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清9月19日 本网记者 官彬彬 报道 

巾帼花开,尽显芳华。在振兴乡村的路上,一批女性发挥了重要作用。9月19日,由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福清市委宣传部、福清市委文明办、福清市科学技术协会、福清市妇女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福清市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第一届科技龙眼节”在渔溪郑为平家庭农场成功举办。

龙眼节1.jpg

龙眼节2.jpg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得到了包括福清市妇女联合会在内的多个组织的大力支持。福清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淑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会后,杨淑娟表示,在“福清龙眼科技小院”的发展过程中,一批女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科技赋能,女科技特派员添智增力

福清市龙眼科技小院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一批女科技特派员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她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勇攀高峰,以一心为农的情怀服务农业,在实现科技自强中展现巾帼担当。

以福建农林大学林玉玲教授为首的女科技特派员,在技术研究、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克服大小年等领域精心指导农户。她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精深”的科技知识,有的放矢,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养,助力农户增产增收,为龙眼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龙眼节3.jpg

龙眼节4.jpg

科技致富,女种植户撑起“半边天”

年初,种植户小梅入驻福清龙眼科技小院。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和不断的学习,她已经成功种植了1200棵龙眼树,预计年产量可达6万斤。

“福清龙眼科技小院给了我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我能在龙眼种植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小梅表示。这个案例也成为了福清市妇女联合会推动妇女参与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功范例。

福清市龙眼科技小院的示范基地郑为平家庭农场自2019年起就是“福建省巾帼示范基地”,20多位留守妇女在该农场发展现代农业。她们不仅负责生产管理,而且推动品牌建设,形成了“互联网+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增加了经济收入。农场每年还提供不定期短期零工岗位,特别是采摘时节,带动农村妇女300余人再就业,人年均工资增约2万元。福

建技术师范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通过“人才驿站”的形式,不定期组织专家交流,技术指导,品牌宣传,引领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发展龙眼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将“金果果”变成“致富果”。

龙眼节5.jpg

 

龙眼节6.jpg

助推品牌,“互联网+”巾帼电商展风采

福清市龙眼科技小院有了各方的加持,通过绿色有机的规程和方式培养出了高品质的好龙眼。相关部门、共建单位更是为果农搭建销售平台,引入愿意助农的电商、物流、检测、保险等第三方平台,打造了“小院龙眼”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构建销售渠道,为果农的龙眼产品扩大销售市场,做到丰产、优质、好价,提高果农种出好龙眼的积极性。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黄颖秋老师师生团队开展了品牌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女大学生们通过短视频拍摄等形式利用多媒体平台开展品牌宣传推广,针对“有身份的小院龙眼”的品牌定位,将“小院龙眼”定位为福清的水果礼品文化和面向中高端客户群体的精品果,讲好“小院龙眼”品牌故事。

“酒香也怕巷子深”,福清市妇联推荐的两位女主播参与直播带货,让声名远播的“小院龙眼”成为福清市龙眼产业的科技文化品牌和名片,坐上高铁、飞机,为全国各地的食客送去了“福清甜”。

龙眼节7.jpg

龙眼节8.jpg

此次科普日暨科技龙眼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福清市龙眼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在福清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多家单位通过党建引领,部门联动,积极作为,主动融入,优化服务,共同推进科技小院发展。福清龙眼科技小院创新龙眼产业发展模式,提升龙眼品质,规范龙眼种植、加工、营销运作,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辐射农村一大片,实现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绿色转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