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今日聚焦 > 正文

擦亮城市“幸福底色”——福清市全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2022-08-26 10:09:51 作者:滕端钦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邱玲   我来说两句

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词明线戏宣传展映活动。

福清新闻网8月26日讯(记者 滕端钦)清晨,迎着朝霞雨露,去公园跑跑步、打打太极;入夜,遍布城乡的文体广场上,乐声阵阵,舞步翩跹;周末,带孩子打卡博物馆、美术馆;节假日,遍布城乡的文化盛事接连不断……这曾是福清老百姓向往的文化享受,如今已无处不在,成为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场景,构成了福清生动丰富的文化景致。一年来,福清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切实传承保护文化遗产,朝气蓬勃的文化发展让更多的百姓得到文化滋养,营造出直抵内心的幸福感。

家门口的“文化驿站”

舞蹈、戏曲联唱、方言相声、民乐二重奏……日前,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2022年福清市“文化惠民乐万家”文艺下乡巡演走进上迳镇下梧自然村。来自上迳镇洋中村、县圃村和海头村的表演队也纷纷登台亮相,在乡村大舞台秀出自我风采。

“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不用出村就能看到高质量的文艺表演,还有上台展示的机会,老百姓十分欢迎!”现场村民不禁感叹道。

如今,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广袤的农村大地风生水起,这得益于福清市积极推进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提升工程,目前已形成市有四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镇有一站(综合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室或文化中心)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福清市还依托覆盖城镇和乡村的激情广场大舞台、社区文化大看台、乡村文化大戏台、民俗文化大展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四大平台”,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这些家门口的“文化驿站”,就像一张张文化名片,承载着市民的文化生活,也点缀了城市的文化风貌。

福清市还加快推进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市体育场地数量达6236个,场地面积达28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活动面积达2.13平方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服务网络,实现了层层有阵地、各级有载体、活动有场所的健身环境。

用心烹制“文化大餐”

走进福清市文化馆培训教室,参加葫芦丝、民族舞等培训活动,乐享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大餐”……今年以来,福清市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针对不同人群错时开办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文化服务。一项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宛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出了文化惠民的华彩乐章。

今年以来,福清市不断搭建群众爱参与、能参与的平台,围绕“福”文化主题,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福清市首届“福”文化主题摄影大赛、“五福临门”“福”文化系列活动、福清社科周末讲坛等系列活动,让“福”文化不断走进群众生活;主题征文、文艺汇演、街头文化展示、“文化惠民乐万家”文艺下乡巡演、“水墨融情最福清”书画摄影作品展、农村公益电影展映、民法典进农村、科普日宣传等文化活动在玉融大地次第开展;依托博物馆、美术馆等,卢浮宫铜版画——李可染李庚父子藏品展、“遐福清音”古琴文化展、“海丝华彩——明清山水纹饰外销瓷器展”等陆续开展,还吸引了王来文、唐承华、杨青等艺术名家大咖,为福清文艺爱好者开拓了审美视野;“线上博物馆”“线上图书馆”“线上美术馆”等线上文化产品服务,无障碍、超越时间、空间限制地给市民的幸福生活“加餐”;遍布城乡的各级各类文化阵地、美育基地,让文化服务更精准,手工制作、油画、漫画、国画等课程,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福清市还积极打造龙田遛街夜市、城头镇湖美村三分湖野、一都枇杷节、高铁文旅小镇等“农业+旅游+文化”乡村文旅线路,着力提升福清市文化游、生态游、乡村休闲游等产业发展,不仅打造出乡风文明的新名片,还跑出了幸福“加速度”。

守护传承“文化家底”

8月4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词明线戏宣传展映活动在福清侨乡博物馆举行,吸引了大批小学生现场体验词明线戏表演艺术,感受非遗文化独特魅力。

福清市历来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非遗+”模式,打造非遗传承保护新格局,使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活”下来、“传”下去,焕发出新时代魅力。

“非遗+活动”,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进校园、进乡村、进图书馆、进博物馆等;以“闹元宵看民俗”民俗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和传统节日为载体,深入挖掘“非遗”内涵,将“非遗”活化,让市民更好认识“非遗”;举办闽剧下乡公益展演……以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展示了“非遗”内涵和风采,让“非遗”走向大众。

“非遗+课堂”,宗鹤拳、佾舞、伡鼓舞、海族舞,南少林武术、提线木偶等兴趣班纷纷走进城乡中小学校,培育非遗传承的生力军。此外,福清市还充分利用福清市文化馆等文化阵地,开设礼乐、佾舞、国学、宗鹤拳等非遗项目公益培训班,并邀请艺术名家开展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等,为“非遗”传承孕育人才。

“非遗+文旅”,活化利用历史建筑载体,在一都镇东关寨、南岭镇食菜厝和新厝镇江兜村,开发了传统表演、民俗体验、手工艺互动、非遗衍生品等特色项目,实现“非遗”元素与村落、景点、民宿有机融合。

“非遗+创作”,从剧目、舞台、艺术培训、产业培育等方面,强化对闽剧的扶持和推动;“非遗+直播”,创新推出非遗项目直播,集中展示福清市“非遗”保护成果;“非遗+交流”,开展石竹山梦文化、宗鹤拳、黄檗煎茶道、佾舞等非遗项目对外交流活动;“非遗+发掘”,加大资金投入,做好“非遗”发掘、保护工作。

如今关注和喜爱非遗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非遗活态传承力度的加大,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创产品深得人心,让非遗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文化赋能,城市不仅有“颜值”,更在骨子里透露出文明“气质”。福清的文化建设汇聚起了城市健步前行的“软实力”,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用厚重文化塑造城市之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