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词明线戏上榜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 2022-02-14 15:24:29 来源:福清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碧芳 我来说两句 |
福清新闻网2月14日讯(记者 陈凯婷)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188项,其中新增项目名录157项,福清传统戏剧词明线戏上榜。 据了解,词明线戏原名高腔,又称吊线子戏,是福清珍稀戏种,拥有近200年的历史,初时高腔不用管弦伴奏,强调唱明台词,故称为词明,是流行于长乐、福清、平潭一带的地方小戏。 词明线戏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流行福清、长乐后,与当地白字曲调结合发展而成。清初班社规模庞大,约有六七十人,多演连台大戏,如《三国》《杨家将》等,经常两班对台。清中叶后,戏班规模渐次收缩为三四十人,称“小戏”,剧目有《薛仁贵》《许仙借伞》等,有的戏班受民间曲调的影响,夹杂本地方言演出。 据介绍,福清词明线戏线板,即架头、偶头、偶手、偶脚都是独创,用架头不用线板。木偶头没有脖子,木偶身用篾编的,有上身没下身,大腿小腿手臂都是软布条制作。手脚都是硬的,靠软布条抖动才会走路、动手。 福清词明线戏融戏剧演示、艺术技巧、民间音乐为一体,既健身又娱乐,体现戏剧小舞台,人生大智慧。在福清、长乐和平潭地区,逢年过节或家有喜庆都会邀请词明线戏班在广场或厅堂表演,是福清农村群众十分喜爱的业余文化活动。2011年被列入福清市非遗保护名录。 |
相关阅读:
- [02-14] 2022 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举行福清市多个非遗项目登台亮相
- [11-23] 福清市非遗研究会开展非遗研讨活动
- [10-15] 福清市第二届优秀文艺作品、文艺人才、非遗项目奖励评审结果出炉 38件优秀作品和3位优秀人才获奖
- [09-29] 流传千年的非遗文化福清佾舞上榜国家级名单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