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治理合力 推动乡村振兴东瀚镇文光村“三力促三化”厚植基层党建根脉
2022-01-25 14:41:39 来源:福清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碧芳 我来说两句 |
东瀚镇文关村探索实施“三力促三化”党建工作法,通过支部引领、乡贤参与、多元课堂,最大限度凝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合力,打造出“组织强、环境美、治理优”的高效体系。 以战斗堡垒“凝聚力” 促组织建设“深度化” “我们村这几年村貌变化非常大,水干净了,环境整洁了,就连收垃圾都由原先的每周一三五,变成了每天都有人定时上门收取,住在村里非常舒适。”东瀚镇人大代表、文关村村民林盛月说。 为改善文关村污水池“五连池”的水环境,村党支部多次在村委会、党员大会上商讨解决方案,并组织党员干部先行勘测,向上级申请整治项目,耗资100万元对五连池进行清淤、管道铺设等。在整治的过程中,党员志愿者带头拆除临时搭建的鸡笼鸭舍,清理脏乱差,发挥了带头作用。 近年来文关村强化深化组织建设,着力开展“领头雁”工程“强根基”工程”“暖群心”工程“三个工程”建设。“领头雁”工程,以充分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带头人为目标,探索建立党支部书记“一周一主题”的“微课堂”学习活动;“强根基”工程,在村里设立学习会议室,利用党员e家、融e红等平台,细化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12项组织生活制度,开展党务标准化、规范化示范演示;“暖群心”工程,组建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群众,定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以乡贤带头“驱动力” 促乡村振兴“实心化”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贤的示范带头和村民的团结一心。文关村古厝数量较多,连成一片,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为保护好古村落,2020年,乡贤林绍彬回到村里,与村两委干部商量,申报文关村为“福建省第三批传统村落。”于是,村两委干部立刻着手落实相关工作,仅用了4个月时间,文关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并列入重点改善提升传统村落项目。村里的党员林垂钪自愿捐献自家的老房子,改建成为党群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古厝重焕生机。 “作为配套项目,东瀚镇耗资350万元对文关村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对历史要素进行修复,活化利用现存资源,将基层党建和古厝保护有机融合起来,延续古厝阵地载体作用,打造党建示范路线,让集聚人文内涵、记录红色岁月变迁的‘活化石’重现风华。”文关村党支部书记林秀华介绍说。 2018年以来,文关村聚合乡贤力量,成立乡贤促进会,做好“三个角色”——当好“人民调解员”、当好“村级经济师”、当好“热心公益家”。当好“人民调解员”,村里创立老支书劝导室,每周都有老书记接待来访群众,为村民宣讲政策、调解纠纷,并且定期入户走访了解民情。老支书劝导室成立至今已调节邻里纠纷、财产纠纷、土地纠纷等30余起,劝导婚丧喜事简办30余场。当好“村级经济师”,村乡贤响应党组织号召,参与家乡事业建设,积极助推村集体经济收益增长。2018年村乡贤开展废滩回收工作,每年为村里带来28万收益。2020年,在乡贤助力下,文关养殖场通过流转滩涂经营权,每年为镇村带来1600余万元的收益。当好“热心公益家”,村乡贤促进会成立至今,在文关小学、村内建筑、道路交通、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累计筹集捐资超过350万元。 以多元课堂“影响力” 促党建教育“常态化” 文关村重视村民教育,打造固定课堂、红色课堂、移动课堂“三个课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 2006年,因生源短缺,文关小学撤并至东瀚中心小学。考虑到学生出行安全等问题,2015年,村党支部经多番商议,联合镇村力量、乡贤代表向上级提出复办文关小学事宜并得到许可,为本村学生争取到了“固定课堂”。 去年,文关村在党建拉练示范点设置“阅读书吧”,绘制了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地图”,并邀请老师授课,读“党史景点”、讲“红色故事”,将“红色课堂”办得风生水起。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活动中心、村史文化馆等场所,通过组织观看红色影片、收听党建故事等形式,打造村民喜闻乐见的“移动课堂”,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交流新模式,截至至今已播放红色影片40余部。 “围绕文关村的当前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文关村党支部书记林秀华表示,下一步,文关村将重点着手抓好防浪堤、二级渔港建设两件大事。建立健全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同时,进一步发扬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村级决策“智囊团”的作用,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的资源和信息,让文关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快、更实、更好。 |
相关阅读:
- [12-09] 东瀚镇开展涉农法律宣传活动
- [08-13] 东瀚镇乡贤捐款700多万元支持家乡供水
- [07-30] 东瀚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 [07-23] 东瀚镇:备足防汛应急物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