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福清:服务供给同频高效 融合发展全域共享

2021-01-29 15:59:53 作者:林静怡 来源:东南网福清频道  责任编辑:陈瑜辉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29日福清站报道 记者 林静怡 通讯员 融文体旅

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优选模式。

“十三五”期间,福清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事业持续发展,基本完成了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取得了实质性成效。福清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福清市文体局获评全国“2013-2016年度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福清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获评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福清市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福清市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等殊荣。

回眸“十三五”,一张文体旅融合大发展的答卷在融城大地上奋力书写。

这五年是抓载体惠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的五年。

福清市体育馆(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阵地建设有力度。新建的福清市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2256 平方米,总藏书量173.2万册,于2016年底全面开放;福清市美术馆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拥有3.6米高的标准展线220米,于2017年5月对外开放;用地面积约120亩、总投资约1.6亿元的福清市侨乡博物馆,二装及陈列布展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征集各类文物(实物)1800多件、图文资料1300份。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锻强公共文化服务和体育健身服务两大平台,培育福清市文化馆、体育馆、高山镇前王村、新厝镇硋灶村、龙田镇树下村、阳下街道溪头村等一批基层服务特色示范点。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后续工作,完善提升2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和39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用心打造200个高级版(3.0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农家书屋”工程,每年重点对50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农家书屋”进行提升;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福清市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2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和49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构建“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艺季(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文化供给有广度。开展以“文化惠民乐万家”为主题的“主题文艺下乡巡演”“优秀戏剧展演”“高雅艺术走进大众”三大系列演出活动347场,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文化品位和文明素养。举办“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艺季”和福清“海丝”文化展示周等公益文化活动300多场,承办“水墨融情海丝梦”全国首届中国画作品展、“格物致知”全国中青年艺术家绘画作品邀请展、“三象合一”石齐艺术展、“丹青抒乡情”旅美画家俞山画展、“天山水·闽江情”融籍画家林峰画展、“满园春色”福清思明诏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等活动42场,为艺术家和广大市民构建了文化交流和展示的新平台。

“格物致知”全国中青年艺术家绘画作品邀请展(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精品打造有亮度。注重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出版编印《福唐传奇》《绚烂韶华》等一批本土文化读物。注重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组织纪念撤县建市30周年“讴歌30年”主题歌曲征集和创作活动,推出福清方言《团结一心战疫魔》、道德模范小戏《身边的好人唱不完》《老福清的故事》等,福清原创歌曲《侨乡儿女》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拍摄《漫步三福之城》(五集)在央视频道《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播出。侨乡合唱团参加福建省首届城市合唱节获青年混声组金奖第一,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合唱节获成人混声组金奖;融声合唱团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合唱节和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分获老年混声组金奖和老年混声组A级合唱团(金奖)。街舞《守卫者》获第七届福建省原创少儿舞蹈大赛暨“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福建决赛荣获创作金奖、表演金奖,福清市文化馆选送的6件作品分获福州市非遗短视频大赛二、三等和优秀奖,2件作品分获省“非遗过大年”省非遗短视频大赛优秀奖和网络最受欢迎奖。《鸟仔》《一拂先生》分获福州市第二届茉莉花文艺奖舞蹈类和喜剧类二等奖,书法作品《商山春早》获福州市第四届茉莉花文艺奖二等奖。《大师隐元》《清风颂》分别获福州市第24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二等奖、三等奖,参加福州市首届“金源杯”中青年闽剧演员比赛获得金奖3个、银奖3个、铜奖1个。 参加2019CUA中联艺术福建第八届国际舞蹈公开赛,获第一名25人次、第二名34人次、第三名37人次、第四名16人次;参加2019福州市少儿歌手大赛获1金3银5铜。

这五年是抓保护重利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持续加强的五年。

东关寨(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文物保护利用实现新突破。每年根据需要安排年度修缮主题,分类推进文物修缮工作。先后维护修缮东关寨、鳌江宝塔、蹑云桥、紫云宝塔、东山大昭桥、东漈寺、显济庙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弥勒造像的本体及其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定线落图,以及瑞岩山的摩崖题刻拓片工作。配合推进利桥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实施黄阁重纶牌坊的保护支护工程和监测,并对宋井实施铁皮钢管单体覆盖保护。组织专家梳理论证具备升级条件的文物古迹,遴选公布第四、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并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古民居,登记为文物保护点。

黄阁重纶牌坊(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非遗展示馆(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非遗传承发展形成新气象。举办每年一届民间民俗文化节,充分挖掘展现福清市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进“非遗”项目提档升级,颁布五批福清市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8项,入列省级4项、福州市级12项。南少林宗鹤拳和佾舞入选福建省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拟推荐名单,闽剧、佾舞、宗鹤拳、福清词明线戏入列福州市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推动非遗进基层系列活动,开展非遗图片进乡村17场、进校园5场、进古厝3场,词明线戏进古厝展演2场,让“非遗”更好地走近百姓。改造提升福清非遗展示馆,推动4个乡村非遗传习所建设,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

宗鹤拳非遗传习所(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这五年是抓基础促融合,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五年。

着力夯实基础工作。做好《福清市关于加快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的宣传推广、政策落实工作,继续加强文化产业摸底和统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文化企业库和文化产业项目库,并对重点项目启动了前期规划。

永鸿动物园(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跟踪推进重点项目。永鸿文化城一期项目A区温泉大酒店、动漫城、影剧院等的内装修、设备安装工程、景观绿化建设已完成,二期主题文化游乐园“水世界游乐城”已开业,三期“永鸿动物园”马戏表演场已试营业。助推利桥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配合完成利桥历史文化调查、利桥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风貌建筑设计等报告,正在开展配套建设、河道整治、文化挖掘、招商运营等工作。积极推进黄檗文化旅游园区、南少林文化旅游园、东龙湾花蛤小镇等项目开发建设。

这五年是抓整治求繁荣,文化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有序的五年。

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五年来,共受理许可事项296件,均按规定程序在承诺时限内予以办结。

执法大队检查(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扫黄打非”、“扫黑除恶”和“清源”“护苗”“净网”“秋风”“固边”等一系列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截至2020年12月,共出动执法人员16034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2389家次,查缴非法音像制品41688张、非法出版物1560册(张),取缔无证文化经营单位、游商地摊184家,上报黑恶线索2条。

这五年是抓拓展促互融,扩大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合作的五年。

持续深化对外文化交流。组织黄檗文化交流访问团赴日本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掌握黄檗文化主导权和话语权。组织佾舞和宗鹤拳参加福州市海峡两岸青年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佾舞(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打造融台文化交流品牌。先后举办承办了六届石竹山梦文化节、七届海峡两岸宗鹤拳武术文化节、十一届福清市民间民俗文化节,组织参加福州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充分展示福清市优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推进孔学文化研究,定期举办海峡两岸儒学大讲堂,加强佾舞队建设,开展周礼“佾舞”进校园活动,不断深化两岸孔学文化研究交流合作。

民俗文化节(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这五年是抓谋划优布局,推动全域旅游质态持续向好的五年。

旅游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截至2019年底,福清市旅游接待突破1979.44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383.41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十三五”末,福清市拥有星级旅游饭店6家、国内旅行社11家、驻融分社及营业网点61家;A级旅游景区8家,1个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以及多家能够满足游客旅游购物、旅游运输的涉旅企业,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体系。

旅游发展规划编修完善。编制市级旅游发展规划,完成《福清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0年)》《福清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年)》,从福清市旅游发展思路、功能定位和项目布局等方面,详细阐述未来十五年福清市旅游发展总体思路,为福清市发展全域旅游和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指引和规范。重点乡镇与景区旅游规划不断完善,完成《一都镇山地慢城旅游总体规划》《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东关寨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福清市石竹山AAAAA景区总体规划》《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旅游发展规划》《福清市一都镇普礼村罗汉里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等一批规划,初步形成“以市级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旅游区(点)详细规划为基础”的旅游规划框架,为旅游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做好顶层设计。

一都镇状元文化街区乡村振兴馆(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服务配套持续加强。实施旅游厕所建设提升工程,新改建旅游厕所62座。增设更换高速路口及重要交通干道的旅游交通指示牌45面,开通了至福清市所有A级景区的旅游直通车线路,完善石竹湖、瑞岩山、大姆山等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牌、智慧旅游、旅游环境整治等服务配套设施,优化景区交通和旅游环境,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

南岭镇(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旅游项目扎实推进。总投资8.6亿元的永鸿文化城项目超额完成投资,水世界、野生动物园、温泉大酒店等项目已对外营业。黄檗寺文化旅游区寺庙修缮竣工,园区重新对外开放;总投资3.9亿元的融侨大酒店重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东龙湾花蛤小镇、嘉元温德姆酒店、华强山庄温德姆酒店、后溪森林温泉康养旅游区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后溪漂流(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旅游品牌创建有力。新增国家A级旅游景区4家,其中3A级景区3家、2A级景区1家;新增省级三星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1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8家、福州市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

“清新南岭·醉美草原”大姆山越野赛(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旅游营销不断创新。组织举办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新春年货节、石竹山景区接春、永鸿水世界国际梦幻灯光节、利桥历史特色文化街区迎春民俗文化节、福州(福清)枇杷节、“红色情・乡村行”一都镇红色旅游月、“清新南岭·醉美草原”大姆山越野赛等活动,全面展示乡镇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小镇组团”推介形式,联合一都镇、南岭镇、沙埔镇、东张镇、海口镇、镜洋镇等重点旅游村镇及各景区(点)举办各类文旅节庆活动,促进旅游人气集聚,提升福清旅游影响力知名度。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扩大宣传范围,与福建省电视台综合频道、旅游频道合作,拍摄播出“TV风景线—游福清”栏目;与福清电视台合作每月策划一期《玩转福清》栏目,制作创意抖音视频;通过更新福清旅游宣传片、旅游招商PPT、《圆梦福清》旅游指南、手绘福清旅游地图,以及完善“圆梦福清”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开展福清旅游资源线上宣传。实施“走出去”营销策略,每年组织旅游景区与企业跟随省、福州市文旅部门赴各地参加旅游宣传推介会,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

这五年是抓固本垒基石,广播电视守正创新提速发展的五年。

实施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开通福清地面数字电视,在35频道和41频道播出CCTV-1、CCTV-2、CCTV-4、CCTV-10、CCTV-12、CCTV-13、CCTV-14、CCTV-15、CCTV-7、CCTV-9、CCTV-11、CCTV-news、福建综合、福建东南、福州综合、福清综合等16套地面数字电视。

加快地数配套设施建设。配备了2台千瓦地面数字电视备份发射机、80千瓦的柴油的发电机和2台40千瓦的UPS等设施设备,建设地面数字备份前端和2路光缆路由,目前系统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注重江阴镇应急广播智能化改造,完善农村应急广播预警系统,目前建有福清中心平台1个、镇级平台1个、22个行政村安装智能广播音柱198个,基本覆盖全镇所有自然村。配合福清广电网络公司做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试点建设工作。

做好五马山机房搬迁。完成五马山机房搬迁的65米铁塔建设,委托福建省中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对原电信机房进行整修。2019年1月底,五马山临时搬迁工程全部完成,后续将继续配合中央公园管委会,推进景观改造和电力设施搬迁工程。

完成地面模拟关停工作。2020年8月25日零时关停福清市4个频道地面模拟电视节目,关停广告的发布已经准备就绪,从7月15起在侨乡报和电视综合频道进行刊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