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霞:勇赴防疫一线,用爱心为侨胞铺平“回家路”
2020-03-23 11:05:00 来源:东南网福清频道 责任编辑:黎臻懋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3月23日福清站报道 记者 袁琳敬 通讯员 施点睛 “我女儿是一线医护人员,要说辛苦她比我更辛苦。我是农工党党员,农工党员以医务界党员为主,多名医生党员得知我参加一线工作,认真指导我做好防护细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朋友的温暖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十年侨务工作,总是感动于华侨爱国爱乡的情怀,尤其是这特殊时期,多少海外乡亲竭尽所能帮助家乡政府和亲人,想起总会热泪盈眶。”记者连线时,张秀霞如是说。 优势挖掘,牵好联系“第一线” ![]() 张秀霞,农工党福清市委会副主委,福清市委统战部副科长级干部,原外侨办副主任。十年的外事侨务工作经历让她积累了丰富的侨务资源。 正月初二起,根据市委统战部工作需要,张秀霞立即联系了10多个国家华侨社团,建立了20多个海外捐赠群,防抗疫情期间接收了大量捐款和海外医疗物资。如今,国内疫情防控情况持续平稳向好,而境外疫情形式不容乐观,不少在海外华人华侨选择回国。为筑牢抗疫“安全线”,2月26日,张秀霞开始执行新任务——到机场接国外回来的乡亲回家。 接到市领导下达的任务后,张秀霞迅速安排家里年迈父母到弟弟家中。也不敢让他们担心,只说工作太忙了,便带领组员奋战一线。 每天上午一睁眼看信息,马上进入工作状态,部署明确任务,合理安排工作。每天顺利完成接送任务通常要晚上11点左右,特殊情况要到凌晨。 每批人员接送时,张秀霞都会在上长乐机场高速前通知酒店交接工作组每辆车上的大人和小孩人数,出宏路或渔溪高速时再次确认抵达指定地点时间,方便酒店工作组及时做好交接准备工作。 “土味”劝导,做好贴心“娘家人” ![]() 为了做好回国乡亲的贴心人,张秀霞及时在朋友圈发布境外人员回国需要集中健康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回国人员需要如实填报行程信息表,在众多的海外群里对乡亲们的疑问逐一解答,张秀霞耐心而专业的讲解,不但温暖了乡亲们的心,也获得了省、市侨务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可。能者多劳,她又应邀加入省侨联的回国健康管理群,专门负责咨询工作,为海外华侨答疑解惑。由于时差关系,经常有乡亲在深夜或凌晨咨询相关问题,张秀霞看到后都会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能不能让我们坐你们的车回福清?帮帮忙……”在长乐机场,一位妈妈带着十几岁的孩子焦急地向工作组咨询。 这对母子前一天刚从东京飞往上海,逗留一晚后由上海转机到长乐,准备回家隔离。没有家属接应,也因为没有如实填报入境信息,福州的平台系统没有相关信息,且不在回国华侨名单内,母子二人就这样滞留在了长乐机场。了解情况后,工作组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情况,随后紧急联系福州平台系统工作人员。期间,张秀霞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经过工作组2个多小时的沟通、身份核实等一系列操作后,这对母子的信息终于成功录入平台系统,在机场滞留了近6个小时的他们顺利坐上福清工作组接送华侨“回家”的专车。 长乐机场现场人员交接是一个重要环节,机场人流量大,需要做好接送对象和家属的思想工作,掌握思想动态。还要有礼有节开展工作,让华侨们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医务人员则要准确摸清移交对象的初步健康情况,以及冷静应对突发状况。 3月1日起,大阪至长乐的航班停飞,东京、新加坡至福州的航班班次也相对减少,但是人数不断增加,最高峰一天超过百人。很多融籍华侨改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转机到长乐。刚开始几天,因思乡心切等原因,一些无异常情况的华侨不愿意配合隔离,也听不进政策讲解和防疫知识,只想着尽快回去与家人团聚。对此,张秀霞和同事们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最“接地气”的表述,通过讲事实举例子等方式向华侨们解释隔离的重要性,侨胞们也从最开始的不理解、不耐烦到最后主动配合和支持工作组。 “现在海外回来的乡亲们都不用我们劝说,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自觉去隔离,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减轻了不少。”说到这里,张秀霞长舒了口气。 相比之下,张秀霞的另一个统战部同事就没这么“轻松”了。“千万别提我名字,到机场接乡亲这件事家人不知道,不想他们担心。”这名同事表示,除了儿子发高烧请了几天假之外,这位同事从大年初二到现在都没休息过,与统战部全体干部一起对接海外捐赠。疫情好转后,又接到接机任务,一去就是大半个月,同张秀霞一样,这段时间来她也持续奔波在福清和长乐机场路上,除了接送任务外,她每天还要及时向各相关部门、领导报送当天接送工作情况,提供人员的准确信息。 截至3月20日,张秀霞及福清工作组共完成了70%长乐机场的接机工作量。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