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中国画既要守住又要突破传统
fq.fjsen.com 2015-08-03 09:12:23 来源:东南网福清频道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3日福清站讯(本网记者 林秋明)石齐,1939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美术家。擅长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书法、油画皆精。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和平奖”。他辛勤耕耘60余载,以坚毅之躯,凭借大智、大慧、大勇,游弋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将西方绘画几百年纷争迭起的诸派、流家融入具有现代中国文化精神的绘画理念中,终成“新中国画”一代大师。其代表作《飞雪迎春》、《人人都在幸福中》、《打粮图》、《霸王别姬》为世人所熟知。日前,记者参观完位于北京朝阳区三里屯的“石齐收藏馆”,以及位于通州区宋庄的“新中国画画家基地”后,对他进行了专访。 在“石齐收藏馆”一楼,记者看到100多平方米的场所挂满了石齐画作和书作,件件都是精品。记者观看完石齐专题片后,详细听取其女儿石琳对石齐的艺术介绍。在二楼,约500平方米的场所里,既有《女蜗补天》、《罗汉宫》等传统笔墨的经典作品,又有《祖祖辈辈皆信佛》、《独尊图》等“三象合一”画风的代表力作。同时还有唯美中国风的油画作品,包括《芙蓉远牵衣》、《醉瑶台》等一批油画新作。展厅里,《三美神》系列雕塑作品夺人眼球,每组作品正面以3位女性形体为主体,或具象、或印象、或抽象,每个角度呈现不同的面孔与体态。“矫翅而飞的仙鹤、振鹭为侣的白鸽、南国望归的孔雀,这3组群雕是我唯美性与创新性在新领域的拓展,是对‘三象合一’个人风格的再度体现,也是我对中西文化的理解与朴厚情感的凝聚”。石齐虽然已经七十六高龄,依然精神矍铄,向记者逐一介绍其雕塑的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 石齐从艺以来,其风格的不断转型、变化与突破,似乎呼应着数十年来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大变革。其作品题材丰富而广阔,艺术语言不拘一格,从而成为当今中国画坛备受瞩目的艺术家。香港评论家郭浩满说:“石齐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光辉的一席。” 石齐告诉记者,在艺术道路上,他始终面临革新和传统的矛盾问题。他不比任何激进的艺术家缺乏创新精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看到了限制中国画发展的问题在于“中国画的思路太窄,形式太单一……不能只循着传统的程式亦步亦趋地向前爬行,而必须尽快从中解脱出来。”同时他也意识到中国画是一个有着特定的审美规范、特定的材料、特定的技法的完整系统的画种,应该在当代继续保持中国画的活力,在中国画基本的框架内进行变革,否则已经不是中国画,更谈不上中国画的复兴。他认为:“中国画既要守住传统,又要突破传统”,这正是他所面对的创作困境。“只有具有极强使命感和自信心的艺术家,才能不为时风所动,在披荆斩棘的革新道路上不断地回望,始终坚守传统的支点。”40多年来,石齐从题材、构图、色彩和笔墨技法上不断追求突破,同时将新鲜元素整合、消化,融入中国画的系统之中。尤其在《大唐盛世》等作品中,宏大辉煌的气度、恣意纵横的笔墨、强烈丰满的色彩、充满张力的构图,让世人看到他的艺术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他以具象、抽象、印象三结合的画风,探索出一条凸现张力和动感的现代墨彩表现之路。中国艺术界认为,石齐是当代“新中国画”思想的创导者。在他的艺术世界中,人们看到了思想活跃、感情率真、敢于探索的时代精神。他的思考和实践,已经触及中国绘画语言的本质。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